人民网一评《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文中表示,《王者荣耀》是一款成功的游戏,但是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然后列举了一些案例
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
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
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
小编点评:没办法,谁让《王者荣耀》有两亿的用户,林子大了难免啥鸟都有!
文章接着说,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
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
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
小编吐槽:文章的重点虽然是批评《王者荣耀》对青少年的毒害,而落脚点确实平台和监管的责任。问题是谁来监管呢?这就只能靠伟大的有关部门了。
人民网二评《王者荣耀》:加强“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
文章说《王者荣耀》流行的原因是它的社交属性,有的为了盈利,有的为了高分,有的为了称赞,有的为了排遣空虚。
“社交游戏”的监管不该只堵不疏,而应树立“大监管”理念,游戏制作方的源头设限、政府部门的审核监管、家庭成员的陪伴监护等,一个不能少。才能打赢这场“社交游戏”的监管战。
小编吐槽:说到底问题是多方面的,解决也需要多方面的协调,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
人民网三评《王者荣耀》:过好“移动生活” 倡导健康娱乐
文章手,《王者荣耀》引发的热议,应进一步促使人们思考如何过好“移动生活”。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新问题与新挑战也接踵而至。过好“移动生活”,要坚守共同价值。
小编吐槽:终于承认了,王者荣耀的问题,不仅仅是游戏的问题,而是移动互联网大时代的问题。既然是时代问题,那就是短时期内无解的,只能靠时代发展才能解决
至此
人民网的点评把自己憋死了
下面轮到新华网出场了
新华网四评《王者荣耀》:“王者荣耀”还是“王者农药”?健康游戏不止于防沉迷
文章内容又回到了《王者荣耀》对青少年的毒害,质疑防沉迷三板斧能否奏效。
然后指出《王者荣耀》之罪不仅仅是玩家沉迷,还有游戏装备的巨额消费,色情、暴力、不正确的历史描述等等,更引起社会担忧。
最后,业内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在我国探索游戏分级制度
小编吐槽:也真是有趣,中国的电影分级制度喊了几十年了,都没有出来;现在要搞游戏分级制度,能成功吗?
新华网五评《王者荣耀》:手游不该“游戏”历史
文章说,荆轲变成了手持奇怪兵刃的美女刺客,刘备变成了肩抗火枪身穿风衣的黑帮教父……在手游《王者荣耀》里,几千年来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变得面目全非。
一边消费历史文化,一边歪曲历史人物,只能形成文化误读和价值错乱。
小编吐槽:终于找到了《王者荣耀》的硬伤,可以下令整改了。
新华社六评《王者荣耀》:暴露游戏行业野蛮生长的痛点
文章说繁华之下国产游戏行业却存在格局失衡、资金缺乏、优秀原创IP稀少、经典作品不多等短板。一款《王者荣耀》吸引了2亿玩家,换个角度来看,就是优秀作品偏少、用户选择不多的事实。同时,重形式轻内容、重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应,也是国产游戏行业的突出问题。
小编吐槽:从批评一款游戏上升到批评整个游戏产业的高度,然后还是回到了政府监管的话题,说了等于没说,中国又有什么行业不是野蛮出来的。
人民日报七评《王者荣耀》:学生沉迷很大程度是家庭教育问题
文章中说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回顾互联网不长的发展历史,防沉迷一直是两代人斗争的主题。只是当年被父母扭着耳朵从网吧拎回家的少年,倏然长大,成了半夜捉到孩子还在玩手游的愤怒父母。
小编吐槽:说白了,就是当年沉迷于玩游戏的少年长大成为人父人母,而他们的子女也沉迷于玩游戏了。这就是原生家庭的问题。
我一直相信没有所谓的社会问题,只有家庭问题。
但是追究到家庭问题又能怎样呢,谁又能规定沉迷于游戏的父母不能养育子女呢。
这又是一个死局。
看完了人民网和新华社评论《王者荣耀》的七篇文章,除了第五篇指出了《王者荣耀》存在的硬伤,其他文章基本是个问题指向了政府监管、家庭教育。我就搞不明白了,腾讯的市值怎么就因为这几篇文章就暴跌了1000亿元。难道是我小编没看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