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六月份开始,我就一直思考着,自己要不要换一座城市生活,甚至会追溯到多年以前。
那个烟雨蒙蒙的清晨,天色黑暗,一人一箱,从车站里走了出来,看不清楚这个城市的姿态,也猜想不到未来的旅程。
内心的迷惘和恐惧,占领了自己的整个心房。
而如今,再次有了想要离开的念头。
我设想过好几个城市,大理、重庆、成都、厦门,也对那里的生活充满无尽地幻想。
从热血地起念,激情地憧憬,愉悦地享受,再到无奈地感概,之于我,从来不是选择在哪一座城市生活的问题,而是自己的心境问题。
一个内心居无定所的人,在哪里都是流浪。
既是如此,那便到哪里,最终都会厌倦。
*
生活在长沙这座城市里,一住便是7年,搬过6次家,曾在一个月内,搬了3次,那种拖着自己所有家当,走在路上的感觉,让人记忆弥新,也令人心酸。
当时,我多想在这座城市里买下一套只属于自己的房子,放满自己那些年旧的书籍和沧桑,哪怕只是在城市边缘的一偶,仿佛便也有了归宿。
可真当想在这座城市里安定下来的时候,我却犹豫了。
穿梭在许许多多的楼盘之间,寻找那一处能安放自己灵魂的几平土地,一居室,两居室,在大同小异的格局中,遇上自己心仪的那一间并非容易。
像是在找一个恋人,有着模模糊糊的标准,最后在参差不一的人海中,期待能让自己心动的那一个人,无关标准,无关所有的条件,只是在人群中,一眼望去,就能让自己惊艳的人。
可所有的事情又岂是如人所愿。
房子和恋人,其实都没有那么的重要。
拥有了房子,只是拥有了一个固定落脚的地方,却不能让自己在这世俗间,找到一份归属,它给予不了我任何的安全感。
不如依旧行走在路途中,走走停停,不问归期,也不问去往何方,就将一切都留给时间,在光阴消逝中总会找到答案。
*
人活着的一生,活着的无非就是追寻一个答案,但往往,在追寻的旅途中,我们早已忘了寻找答案的初衷,答案也显得没有那么的重要了。
因为,当你找到一个答案后,又会有一个新的问题产生,如此反复,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轮回。
我们一边失去着,一边得到着,失去的都是不再适合了的,它不是错的,它终究还是会属于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只是,还有一个词汇,我们轻易学会,却又很难割舍,那便是遗忘。
若不是有人提起,我想很多的事情,自己便不会再主动的想起,不管是曾经重要的人,还是对自己影响很重的事情,都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模糊。
偶尔,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健忘症的前兆,总是很容易忘记一些事情。
后来,才发现,并不是忘记,只是忽略,而这忽略了的,其实是没有那么的重要,生命的最终都终将归于虚无。
既然如此,不如多关注自身,多聆听自己的声音。
不必要的朋友不需要常联系,也不用去过多关心他的生活;不必要的事情不需要去理会,做或不做不过是由自己心情决定。
人到中年,仿佛真的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顾及所有的事情,更没有心思去算计每件事情的得失。
因为,从一开始,每一个选择,我们在心底便有了衡量,我能获得什么,我会失去什么,我能承受这些失去吗?
心里早已写下了账本,计算得清清楚楚。
如是,当做出选择时,只管去做便好,那便是自己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
纵是如此,内心的矛盾也并没有完全消除,那些想离开的念头,总是在深夜梦回里辗转反侧。
前段时间,去到一个友人的家里,她住在32楼,阳台的落地窗将着方圆十里内的夜景尽收眼底。
我偎在一侧,手里摇晃着红酒杯,被这一眼望去的星星灯火,扰乱了心扉。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这么高的地方,看着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经过无数次的街道,现在就一一排列在自己眼前,而我的心中却有一股陌生的感觉油然而生。
好像,我从未真正地了解过,这座我生活了近7年的城市,如同那些陪伴在我身边的朋友,或许我也曾未真正地了解过他们。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边想着离开,一边又想着,就在这座城市度过往后余生吧。
这种念头,在心里变得愈加的浓烈。
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习惯,除了老家那间面对深山的房子,我从未在一个地方住过这么久。
习惯,有时真的会左右任何一个决定,因为有着这样的习惯,我接受了这个城市,接受了自己要在这里度过余生的想法,接受了自己有着属于这座城市的宿命。
即便,我依旧会向往,去外面的天地行行走走,游山涉水,但终究,我还是会回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