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11-19《社会建构:进入对话》的对话【日更901】

2023-11-19《社会建构:进入对话》的对话【日更901】

作者: 平白书 | 来源:发表于2023-11-18 13:32 被阅读0次

第二次作业

一、闻:听过全部课程,听了一遍。每天抽取中午散步的时间,听40分钟的课程,听完后思考整理,和同学或者身边的朋友分享讨论。

二、思:这部分课很有指导意义,引发思考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于自尊的类型和举例。自尊分为四个类型,稳定性高自尊,不稳定性高自尊,稳定性低自尊,不稳定性低自尊。其中,不稳定性高自尊容易出事,需要引起重视。老师例举了一位少年的遗书,文中写了他对父母的真实感受。说父母爱的并不是真实的他,而是基部考试成绩好的他,是班级考试好的他。父母把所有的善意留给了外人,却把不堪和暴怒留给了他……听完这一段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眼泪夺眶而出。不禁让我反思自己曾做过的一切,是否有这种忽略了孩子感受的极端行为。

再就是不稳定低自尊。孩子对事情有想法,但是遇到困难就会退缩。让我想到自己的女儿,很多时候连尝试都没有就放弃了。即便我鼓励她,她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办到。我想过很多方法但都不好使。

二是关于关系的理解。之前关系大多指人和人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老师介绍了筛子理论,她解读关系是动态的,一种动态协调的过程。也就是说,当下我们一直强调的自我并非是决然独立的,而是与身边一切互相影响。

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和身边一切都是动态互相影响着的,这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关系性自我,我们可以通过互相影响,动态调整关系。应用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只是用因果关系理解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更不能让父母和孩子成为敌对关系。他们本身就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要通过调整某些家庭成员的状态,影响孩子,调整关系。这里是有工作可以做的。

三是杨老师正在研究的理论,是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通过课上的交谈,也看到与佛学、道家学派等等有可互通解释之处。在听课期间也了解了更多我所不掌握的哲学知识,打开了我的思想大门。我认同杨老师说的,我们不知道的未必不存在,应该心存敬畏。

三、修:结合课上的学习,我将所学应用到和同事、家人的相处上。

一是让自己开放一些,不再决然以“自我”示人,似乎除了我的事之外的事和我无关。也许我曾在这种界限分明中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但到头来我可能活成一座孤岛。

我尝试缓解之前并不曾理解的同事。方法如老师提到的,不是为了她想法不同而生气,而是尝试接纳她,并去探究她因何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这样做也就做到了接纳,并且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再就是尝试解决生活中棘手的问题,相信关系是动态可调整的。先把自己做好,用自己的高能量去影响身边的人,尤其是孩子和老人。

二是把自己了解到的事情讲给身边人,一起探讨关系性人格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急于一时,尤其对自己和家人,要慢慢去调整和改变,要坚信可以调整和改变,不要去抱怨和指责。

四、行:

一是我对待孩子们出现的状况越发理解和支持。老大期中考试不理想,处在崩溃的边缘,我将自尊的分类告诉她,并叮嘱她没有过不去的坎,有任何问题可以找我商量。考试并不是为了让同学们出丑,而只是帮助找到没学懂的地方,只要心还希望,一点点补,成绩是会有好的反馈的。

而且我也讲了心理状态对注意力的影响。尤其是讲了关系型人格,处在一个好的环境里,会帮助她塑造自己的人格,每次心情跌入低谷都是一次向内看的过程。看清了,整理好了,可以再次出发,任何时候、任何起点都不晚。

我也在梳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作为他们成长的环境,如果我们对他们的未来焦虑且不信任,又如何让他们信任自己可以做到目标实现呢。

二是工作上,我主动面对了一个耽误许久的工作,总觉得有万重山,现在也一层层减去了。工作中对方法不得当的下属也尽量理解和包容,分析他们背后的心理动机,找机会讲清楚原由。在职责分工之内,也主动帮年轻人分析工作的难点。多些善意,少些斥责。

三是主动把养的狗接回来照顾。前段时间狗皮肤病很重,每天臭哄哄,有一段时间觉得它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但是回头想想,既然相识一场,我不管它谁能管它呢。现在每天都是我遛狗,喂药,还和它聊聊天。

我努力照顾它,它健健康康的,我看着也舒坦。每一个关系都是流动的,会彼此影响。我不再认为它耽误了我的时间,而是心甘情愿地为这段关系付出。当我们付出爱心的时候,收回来的也是爱心。像我带它乘车回家,它会坐在我的脚边,天气很冷,但是我的脚始终是热乎乎的。

杨老师在课程最后说了一段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非常感动。杨老师说,学了关系性存在,西望我们活的轻盈一些,让自己放下了,让自己一辈子平安欢喜,以自己的正能量影响身边的人。

本次学习也正是这个目的来的。接下来会重新学习课程,并继续研读《社会建构:进入对话》等书籍,希望用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自己和这个世界。

相关文章

  • 读《社会建构.进入对话》初感

    今天,被这本书中的多元化、后现代文化的一些字眼给吸引住,所以,一天把这本书大概的听完。给我最大的感悟是:拥有这个建...

  • 学习的本质---相遇与对话

    学习包括三个对话性实践:与课本对话(建构客观世界)、与他人对话(建构伙伴关系)、与自己的对话(探索自身模式)...

  • 建构

    建构论的对话不服从任何个人,而是归属于所有的人。 对话的目的不是要把建构论奉为新的真理,而是接受各种思想的涌现,但...

  • 保持对话的敏感性

    我们每天都在对话,老师跟学生对话,家长跟老师对话,家长跟孩子对话,社会上陌生人跟陌生人对话,有些人的对话进行得很顺...

  • (日更)自我对话

    一 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和它们的读者一样愚钝乏味。很可能有针对我们状况的文字,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听进去并且理解...

  • 对话日更(一)

    日更第一天,如果有人回复,我就会写进对话当中去,作为日更的一个形式。如果没有,那就,那就,去球吧! 不行不行,哪有...

  • 日更:对话自己

    奇迹感恩日记 1、个案新增2次,本月新增个案10次~ 2、奇迹30新增主动扫码学员1位~ 3、在杭州M水的平台里,...

  • 日更:对话自己

    奇迹感恩日记 1、奇迹30有人报名新训,新增确定性收入297元~ 2、微淼后台累计确定性收益2412人,证券账户累...

  • 日更:对话自己

    奇迹感恩日记 1、早上梦到自己参加了支持M李的众团体中的一个,结果今天M李在群里推广了我的名片,已经有14位加我微...

  • 对话之难

    社会需要对话,从而使自身正常运转和长远生存。但对话又是如此之难。 学会对话,人首先需要去分享意义。社会是基于意义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11-19《社会建构:进入对话》的对话【日更9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yu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