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人生十论》中的第一篇叫“人生三路向”。在开篇提出: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没有向往的人生。
追求的目标愈鲜明,追求的意志愈坚定,则人生愈带有一种充实与强力之感。
我的理解也就是解决人的人生追求问题,这个往小了说,是一个人朝着哪个方向奋斗的事,往大了说可能就是解决一个人终极关怀的问题。
钱老先生在文中,提出了三个方向:
一是,向外求。逐步向外求,我们便追求更多的财富、地位,这些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权力,更多的支配权,这种获得感会带给我们欢愉的满足感,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种致命的缺憾。因为生命自我之支撑点,不在生命之内,而安放在生命之外。这样,我们就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我们得到的,还想得到更多,拥有了,还想拥有更多。因为得到而带来的满足感会很快消失,我们唯有继续向前才能获得更多的满足感,而满足和愉悦瞬间就会变为烦躁和空虚,就像上瘾一般。人生的意义也就在这无休止的追逐中逝去。
在物质上向外追求,我们不断推动科技的发展,制造出更多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却又在被机器控制着,机器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机器。当人不能离开机器而独立存在时,我们的充实和强力是我们本身的,还是机器的?
在精神上向外追求,我们设想有一个上帝,因而有宗教、有教会。但有时宗教、教会却又在禁锢人类的思想,不容许人类追求自由和想象,不容许人类追求更多的、独立的意志,就像黑暗的中世纪,甚至宗教内部也发展不断的摩擦和战争,究竟追求的终极归宿在何方,去往天堂的路到底该如何去走?
二是,向内求。譬如印度佛教。如果说向外求是在做加法,那么向内求就是在做减法。不同于向外求去追求更多,向内求是追求更少。向外求要在外建立,而向内求则是要将外界拆除,不断的摆脱外在。
向内的人生,是洒脱的,其大成可能就是空,四大皆空,佛家称为涅槃。当一切外界皆被摆脱时,自然就没有外界了,而没有外界了,自然也就没有内在了,内外皆无了,那就是。。。还是空。
向外求,要在外物上下功夫,而向内求只需在内心上用力;向外求,会永无尽头,而向内求,终会终止宁静。但,这种万物皆空的境界有几人能成,而且往那个方向去都很难,就像那句比较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种境界,真是。。。所以,融合了佛教的王阳明心学最后有一支就提出“满街都是圣人”,被人批判和误解也情有可原吧。
三是,不偏向外也不偏向内。譬如儒家。儒家不在外界建立过多的寄托,没有在外建立类似上帝的神圣存在,儒家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说人性,说“天命之为性”,说性本善、性本恶。也不一味追求内心。儒家说食色性也,说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追求远大理想,更注重眼前,提倡“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渐渐发展成现前享福的人生观。
中国人喜欢福,喜欢祝福,也喜欢求福。何谓有福,家财万贯是有福,金榜题名是有福,儿孙满堂是有福,健康长寿也是有福。有福之人,也必是内心充盈之人,必是带有充实和强力之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