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了几眼詹宏志写的《旅行与读书》,虽未彻底的读完,但里面的提及的内容足以让我心向往之,每读一段书里面的文字都会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触动,无论是语言的交流,还是文化的碰撞。合上那本书我又联想起了毕淑敏曾写的多本关于旅行的书,每读她的一本都像是她又一次触及灵魂的旅行,正如她书名写的那样,《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 旅行》。
恰巧,今天我的女友问我说,“你为什么读书?”我不假思索的答到,“没有好看的皮囊,我只能堆砌有趣的灵魂。常言道,要么读书,要么旅行。与旅行相比较,读书是一种相对廉价的开拓眼界的方式。对我而言,这就是我读书的意义。”她接着又问我,“有了有趣的灵魂要做什么,就是最终的目的了吗?”我答到,“有趣的灵魂也分等级,凡事都是相对而言的,其终极意义就是追求人世间的真、善、美”。后来我又接着说,“其实,读书不是说为了取悦自己,显摆自己有文化有文采,更多的时候是在书的海洋里寻找迷失的自己。每读一本书或一个故事就是在读一个人生,故事读的多了经历的人生也就多了,心智也就比别人更加成熟了。”我最后又说,“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寻求它的结果,它的意义,那么即使这件事做的很成功那也是毫无意义的,在我看来,任何东西只要和功利挂钩就会变得世俗。”
当我说完这些之后,她没有再言语什么。我却仍在思考。我在想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最后我得出一个令自己都很诧异的结论:为了了解,“生命的无趣,在于它的反复无常。”
从昨日起,我开始翻看《红楼梦》。说来惭愧,中国的四大名著我竟然没有完整的看过任何一套,与视听相比较读更具有味道,我是这么认为的。很多时候我宁愿看书也不愿意看电视剧或者电影,我觉得它们会束缚我的想象空间,以及个人对于内容的理解和见解。比如前年被网友们痛批的《平凡的世界》,很多人都说翻拍的太失败,把原著的精髓丢掉了。归根结底无非就是把读者原本需要的想象空间完全被功利化了,为了达到某种平衡不得不牺牲一些东西。所以,想要详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还是读原文的比较好。
我在读书的时候我很少会借鉴别人的见解,我觉得那样会影响我对作者的思量。我觉得,读书有时候像是某种交流,就类似于书信一般,作者把他要表达的内容跃然与纸上,你我只需读到这些文字,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估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即可。当然,每个人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都有着不尽相同的观点和看法,我觉得这都是正确的。就比如《红楼梦》,对于这本书专研它的学者专家不少,但谁有能说自己的见解就是绝对正确的呢?没有谁,也没有谁敢说自己的推断就是绝对的正确。以我看很多关于人物的解析都是自己一厢情愿而成的,而非作者想要表达的那样,毕竟时隔几百年谁又能说作者不曾这么想过或者那样想过呢。毕竟,人是带有感情的,每个人在解读一段文字或者一本书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掺杂个人情感在里面。所以,书还是要自己去读。倘若那些专家学者解析的都是正确的,那我们还有再去读原著的必要吗?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或许就是读书的真正意义所在。
对于读书,冰心先生曾教导我们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首先,读书好。读书具体好在哪里?我觉得读书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漂亮,所谓漂亮并非外貌的改变。假使你能把一个人的长篇大论用简单的几个词表达出来,你说这算不算是很漂亮呢?其次,好(hào)读书。何为好读书?以我之见就是要喜欢它,喜欢读书,把读书当成是一种游戏或者是一种兴趣爱的好去看待,而非作为功名利禄的奠基石。再者,读好书。“好书”,这是一个漫无边际的词,什么样的书能被称之为“好书”?我觉得文字本无错,错的是人的心智。比如,争议颇大的《金瓶梅》,曾经我一直都把它当做是今生绝对不会触碰的那一类书,直到有一天我打破了自己固守的规则,我看了它,看完后我立马想到了小时候课本里讲过的“小马过河”的故事,这时才顿悟过来只有亲力亲为的去做一件事才会知晓是非对错,而非道听途说。书的好与坏不再于文字的俗或雅,而是在于读它的人。
读书,其实更像是照镜子,只不过这次看到的不是自己的皮囊而是自己的灵魂。在每一本书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哪怕是看别人写的传记呢。因为人是有共性的,所以我们才能共同生存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能让你看到更多自己的书往往都是那些历经几个世纪或者被几代人传承下来的不朽佳作。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它们的中心思想终究还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只不过在读国人写的文字时你会觉得更加亲切,更加贴近自己。曾经我读路遥写的《人生》时,就觉得那写的就是自己的《青春记忆传记》,虽说已经是隔了好多年的“旧”书了。
关于读书,我始终都是抱着一种很虔诚的态度去读,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当我把读书和功利区分开来时,我读的很惬意,我可以随时随地的合上打开再合上,不用太过着急,因为它就在哪里。很多人把看提高自己职场能力的书当成是一种读书,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严格意义上讲那属于学习,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因为,真的读书是不会有任何功利的启示或者某种指引,也不会让你马上变得和马云一样睿智,和比尔盖茨一样富有。有可能他(她)读了一辈子书,他(她)也穷困潦倒了一辈子,但我敢断言他(她)的精神世界绝对是富有的,而这种富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赋予的,也不可能被继承,那是真正属于自己个人的财富。
只有当你我明白了读书的意义时,你在拿起一本书来看,你就不会觉得它是一种负担或者某种条约,反而它更像是一种享受,你或许还会一种从未有过的贪婪,你很迫切的想要知道它里面到底记载了怎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人,可以过得很平淡,但绝不能活的太过平凡。灵与肉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如若不能放飞自我的去旅行,那就静心尽力的去读一本书吧,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余生能活的更加安稳。
![](https://img.haomeiwen.com/i8589743/8dbb86886cf1b34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