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全世界,哪个国家的老百姓对吃食最讲究,那得数我们国家了,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地方特色各不相同,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而且这些饮食习惯及搭配方式流传已久,在食物色香味上保留了古老的秘方,当然,并不是全国各地的地方特色都保留了下来。到过云南旅游的驴友都知道,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地理环境各异的地方,来到云南,遍地可以看到美食特色各异,色香味各不相同,之后,再去其他地方,发现味道不如先前的好吃了。
这就对了,不是任何一个地方的特色美食都可以吃了让人望眼欲穿,直流口水的。
今天,小编就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一种,它也是咱们饭桌上的美味佳肴了,各位吃货可不要看了直流口水哟。
在云南,有一怪,叫豆腐串着卖,这里说的豆腐可不是豆腐西施做的白豆腐,而是黄豆腐。不知道为什么,云南人对豆腐是情有独钟,时常喜欢把豆腐做成各种形式的,出名一点的有石屏县的石屏豆腐,还有建水烧豆腐,宜良卤腐,包浆豆腐等等,那这黄豆腐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这跟云南的气候有关,云南昆明虽然号称是春城,那说的是气温,跟空气湿度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云南地处横断山区,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空气比较干燥,不像重庆,湿气重。农村人又为了抵御干燥的气候,有喝茶的习惯,茶是一种止渴生津的良好饮品,深受外国人喜好,比如普洱茶等,那么黄豆腐也有这样的功效,黄豆腐本来和白豆腐没有什么差异,农村老百姓觉得不够味,特地在豆腐里加了一种原料。黄豆腐源于倘塘,倘塘位于曲靖乌蒙山腹地,我国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早期,不管是宫廷还是民间,常把黄色视作一种吉祥的颜色,黄色只有宫廷统治者才能用,譬如皇帝的衣服,还有皇宫的琉璃瓦,都是黄色的。那民间也把黄色视作喜庆吉祥的颜色,他们通过美食传达出一种向往美好生活的希望寄托,所以,他们把煮好的豆腐侵入姜黄色的汤汁里,姜汁侵入豆腐外侧,做出来的豆腐用麻线串着晾晒。黄豆腐不管是颜色还是口味,都是一绝,不但预示来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吃起来更是质脆味鲜,不腻不油,止渴生津,温润不上火,舒筋养胃,吃进入,满口留香,之后,代代相传,到了现在,黄豆腐的吃法可谓是花样百出,有煎煮,有烧烤,有生吃的。
要说黄豆腐怎么受欢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好吃不贵,做法也是简单,市场上卖价也就六七角一块。而且,黄豆腐保质期也比较长,一般恒温下可以保存半个月。
刚出锅那会儿,一口一块,特别舒服,香气四溢,金灿灿的,娇口欲滴。作为地地道道的云南宣威人,小编真不是吹的,就云南人对豆腐的吃法,就黄豆腐不错。
云南农家人常在除夕前把黄豆腐做好,待杀猪的时候,用来装猪肠。在杀猪饭的酒席上,黄豆腐也就成了不可缺少的菜肴。黄豆腐不光是曲靖人喜欢吃,连外国人,特别是缅甸学生也喜欢吃。
前些年,央视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有好几期就在云南多地拍摄,其中一种菜肴的食材就是黄豆腐,可以说黄豆腐已经是一种文化特色的代名词了,相传,黄豆腐的工艺至今已流传了100多年。之前,小编曾在重庆和成都两个地方也见到过一些火锅店里有黄豆腐卖,叫来几盘,可是味道差强人意,和云南的不是一个味。看吧,一个味,不管怎么模仿,始终不是一个味,如果一道菜容易模仿,那就算不上是美食了。美食讲究的是匠心独具。
民国时期,有一个将军路过云南等地,在云南安营扎寨过半月,在此期间,饭桌上,他都少不了一盘油炸黄豆腐,临走时,还特地让属下命令大厨大量购买了许多黄豆腐,可是进入四川不久,黄豆腐变了味。将军没有来黄豆腐吃,几天都食欲不振,饮食不佳,有执法官问他,大敌当前,食欲如此不佳,怎么行,难道是大厨做得不好,才如此没有胃口么,将军喃喃道:还是滇地的黄豆腐好吃。
问说黄豆腐怎么制作出来的,那要问爱劳动,智慧又勤快的老百姓啊,就是因为他们会生活会劳动,所以大多数美地方食都是老百姓们发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