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刘江卫老师出的题目,思考了几天,终于有勇气下笔来写。因为就我个人来说,是没有阅读史的,读干老师和魏老师的阅读史,那才叫阅读史,我们这叫什么呢?什么也称不上啊!
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魏老师说,要是我招老师,如果青春期没有读过一本经典,而全是琼瑶,我是不会要的。马玲老师说,我是中国小学老师中童书读的最多的。这看出一个人的阅读史对其的精神丰富是何其重要。但我回顾起来,只有无尽的汗颜。
我爸爸是地质工程师,常年在野外,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家里妈妈是养育我们的主力。妈妈带着三个女儿,忙于生活的奔波,关注学习也只是关注考试分数。小时候,我对四大名著,丝毫提不起兴趣。可能是童年时没有故事所致。
爸爸是大学生,妈妈是高中生。记得小学时候,妈妈为我们订了《儿童时代》和《少年文艺》,最期待《儿童时代》里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连载 。印象最深的是,皮皮鲁想上天,最后想出来一个妙招:吹起很多很多的泡泡,让泡泡带着自己飞起来!真真感觉到了想象的快乐。其他故事的印象都模糊了。《少年文艺》中有很多中学生写的文章,我也甚是喜欢,所以,小学时,在那个作文完全是八股的时代,我因为用词丰富,习作经常被当做范文来读。但是后来,妈妈看我沉迷在这些书中,就不再订了,说让我好好学习文化知识。虽然这样,我还是偷偷看妈妈读的《十月》《收获》《大众电影》。其中,《十月》和《收获》都是大的厚厚的一本,似乎都是妈妈从单位图书馆借的。因为里面的小说引人入胜,我常常手不释卷,在很暗的角落里看,造成后来眼睛很快就近视了。似乎陆立夫的《美食家》那篇文章印象深刻。是说如何制作各类美食,最为绝妙的是最后一道汤,绝不能放任何调料,甚至盐。当时小小的我惊艳到了,我想这真是美食家的境界啊,好神奇好厉害。在阅读的过程中,王安忆、铁凝、冯骥才那一批作家都耳熟能详。现在回忆起来,这都是浪漫的感知期。我身上可能有文艺青年的气质,对文字和情感非常敏感,就着这些底子,作文一直在班里都是高分。我现在回忆,要是遇到一位好导师,我的人生是不是会完全不同。
初中时期,家里连这些书也没有了,初二初三,我基本读完了琼瑶的全部小说,我沉浸在女主的世界里,顾影自怜,自怨自艾。
转眼上了师范,整整三年,因为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我天天喊空虚,似乎浑浑噩噩,什么书也没有读。
终于上班了,拥有了财务自由。我把工资整数交给家里,自己留一些零头。开始买《读者》,几乎每期必买。现在看来,都是些鸡汤。但是在那个文化匮乏的年代,每个月书刊亭一摆出来,我总是第一天就入手。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都是忠实的读者。读者里的诗歌我从来不读,因为看不懂。后来觉得这里的文章太短,太浅,不过瘾,我就开始买《小说月报》,每次买来,都恨不得一晚上不睡觉读完它。同事买《收获》,我们换着看。那时候,知道了池莉、毕淑敏、阿来、王朔等活跃在九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些作家。有人推荐史铁生,无奈看不懂,就没有再读下去。王小波更是没有接触过。我看的都是小说,关注情节的曲折变化,沉浸在故事里,还属于浪漫阶段。
2007年遇到新教育,在1991年至2007年长达16年的时间里,我就是读《读者》《小说月报》《收获》《十月》等。
遇到新教育以后,感到自己和学生都有了阅读的方向。干老师团队会为孩子们推荐很多绘本,图文并茂,思想深刻,却又浅显易懂。每个年龄段的人读皆有收获。于是,在学校没有选我当实验教师的情况下,自己跟着实验教师干,成为一只编外毛虫。疯狂的发帖子,每天都是凌晨才睡觉,却有满满热情和成就感、自我价值感,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当时,我买了《唐宋词十七讲》《人间词话》《苏轼传》《贝多芬传》《朗读者》、《如何阅读一本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56号教室》,绘本更是很多——因为当时我教二年级,我的孩子上三年级。《爱心树》《勇气》《鳄鱼怕怕》《霸王龙系列》《可怕的数学》《神奇的校车》《科学丛书why?》《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犟龟》……还有整本书《我小姐姐克拉拉》《夏洛的网》《一百条裙子》《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小王子》《时代广场的蟋蟀》《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特别女生萨哈拉》《彼得潘》,还有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森林报》《苏菲的世界》《秘密花园》《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些书,有的和学生一起读过,有的只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读过。后来,2008年10月,由于工作调整,我到了行政岗位,不再担任主课,所以,对新教育仅仅停留在“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实验”的阶段,整本书阅读和推进、共读共写都没有坚持下去,这也是自己最为懊悔的地方。因为虽然自己没有了一间教室,但仍然应该坚持阅读,提升自我。
自己买的一些专业书籍,由于没有加入网师,自己难以啃读下去。只是读了《平凡的世界》《飘》《呼啸山庄》《霍乱时期的爱情》《月亮和六便士》《尘埃落定》《暗算》等,但是,都是为了消遣,而不是学习。就如干老师说的只有同化,没有顺应。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孩子虽然只跟了小学三年的阅读(三年级到六年级,初中高中只读了韩寒和郭敬明),但是埋下了美好事物的种子。到了大学,孩子说,我的时间终于归我支配了,我可以读书了。现在大学三年级的他,在学习之余阅读了《百年孤独》《1984》《白夜行》《大问题》(魏老师给我推荐的)《海上钢琴师》《岛》《挪威的森林》等村上春树的一系列作品,还有他最喜欢《了比起的盖茨比》,专门买了英文原版,告诉我语言特别美,让我体会,我小学英语水平,根本看不懂,于是专门看了两遍这部电影,力求和孩子有共同的语言密码,可是显然,我的思想僵化、思维图式没有更新,已经被孩子远远甩在了后面。现在孩子周末时间,会到市里(大学在郊区)去看歌剧、演唱会等。本学期,就看了法语原版的《巴黎圣母院》,《放牛班的春天》原唱法国童声合唱团演出,还有乐队的夏天的几次现场演出。其实,大学学习特别繁忙,但是新教育带给孩子的福祉,已经成为他生命的底色。孩子买书是他很大的支出,他的旅行箱和书包里,都有自己阅读的书。据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他已经读了N多遍。这是对他精神和心灵的洗礼,希望孩子能够得到滋养,活出自由,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2019年3月,由于做了手术,我在家休息了20天。平时工作特别繁忙,闲下来这20天,我就加入了全人之美联盟,开始在群里听课。自己读了《教育的目的》《儿童的人格教育》《民主主义教育》,但都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况且外国翻译过来的语言也令我抓狂,只有咬牙坚持抄老师讲的,把目标定在把老师讲的弄懂,再去对照着书来读。3月份至8月份,基本读完了《儿童的人格教育》和《教育的目的》。这期间,4月份,我又去报了心理学课,每周三听课,19:00——23:30,甚至更晚。这个课是工作坊的形式,主要由家长提出家里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是孩子不愿意上学了,在家休息,家长几近崩溃,才来求助。),老师一个一个的解答。一个问题,往往引发出很多很多的家庭教育问题,所以,区区12人左右的规模,每次都要听到深夜。回到家,我自己对照身边的人和事,欲罢不能,写下心得体会,往往凌晨2:00才睡觉。在这期间,读了《少有人走的路》《释梦》《意向分析》《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等心理学书籍。因为感到有很多同感,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兴趣很大。这就就忙起来了,所以刘江卫老师领读的《民主主义教育》,我只跟了一半,现在是把讲课稿收藏起来,待以后慢慢来学习。
今年8月份,全人之美教师联盟发出了网师招生的通知,我赶紧报名参加,因为我太后悔2008年没有跟着网师继续学习,造成这么10年精神成长的空白。当时看到,《中国哲学简史》课程,我一想,简史嘛,还简单些,对于我这个哲学小白,这样的课程就够了。再说,自己感性发达,想弥补自己理性的部分。我虔诚地按照老师建议买了《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十九讲》《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中国哲学的特质》。开始兴冲冲阅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把其他三本扔在一边,连快递的皮都怕拆开,因为我料想宛若天书。嗯,看看《简史》,还好理解。没想到,第一次作业,竟然是打通讲稿!啊!讲稿,可是得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语言,再表述出来。太难了!我硬着头皮、咬着牙,把两本书的前三章读了4遍,然后开始写作业。天啊,怎么下笔呢?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理解写下来,严格按照网师作业要求提交了,(因为我知道南明的人都是完美主义,都是高要求),忐忑等待。令我吃惊的是,我这个浅薄的1991年毕业的中师生,作业竟然得了良!啊!这对我是个莫大的鼓励和肯定。周五授课时间,我提前打开笔记本电脑,充满仪式感的坐在桌前,认真参与讨论。如一老师理性深刻、抽丝剥茧,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休姆、黑格尔等西方哲学代表人物也是非常了解和熟悉,对学员的问题从不嘲笑,而是剥洋葱式的追问,直问的我大冬天浑身冒汗,坐卧不安。但是,就在这跌跌撞撞之中,我看到了自己理解力的提升。其中有:改变了从前对儒释道的误解——与现实相结合,理解儒释道当下的意义;部分理解了康德的哲学思想,对照中西,了解了一部分差别;思维方式的变化——对问题的看法不再扁平化,而是要考虑经度纬度、时间、空间。
从进入网师到现在,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只读了《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十九讲》《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中国哲学的特质》这四本书,其中,前两本在网师预习作业的逼迫下,至少5遍,其余两本,都是翻阅,还未读完。我想利用寒假时间,再读这四本书,认真完成过关作业。
今年3月份之前,我的生活中,周末的放松时间是逛街、看电影、户外、吃喝玩乐休闲,现在完全变了:学校、家两点一线,至多还有去学心理学。学习的时间都放在晚上。家里只有我和先生,这个小家庭非常清净和自由。一般我是20:00左右开始学习,至少要学到23:30以后。周六7:30起床就开始学习,中午午休2:30起来,又拿起书来读或是写作业,一般到下午6:30左右。晚饭后又是20:00——23:30。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浸泡在哲学里,少部分时间是写心理学的心得,如果还有空余时间,就赶紧在手机上看一部电影。收获是后来的6次作业都被评为优秀,是肯定自我,也增加了信心。我统计过一次预习作业的时间,至少8个小时以上,还没算上阅读的时间。
学哲学上路的过程中,不断遇到额外的庆典。我发现自己看世界的眼光变了,变得理性,变得深刻,变得丰富,变得敏锐。在每次课程讨论之后,觉得不过瘾,就开了简书,来写哲学学习侧记。在写的过程中,发现手感越来越流畅,文字越来越干净,语言越来越丰富,思考越来越开阔。这是写作的收获,但是也要警惕马玲老师提醒一位老师的“抒情太多,干货太少。”要防止自己一味陷在情绪里,没有专业的成长和提升。
啃读经典既是在暗黑小巷摸索前行,也是在深井仰望一方星空,还是翻越一座大山历尽艰辛,更是《魔戒》中的小哈比人站在巨大的知识宝库面前不知所措,但是,我找到了那束光,点亮了我的心灯,我心里有了底气,有了信心,有了理想。
刘江卫老师《谈谈学习的建构过程》的结尾问,你来网师学习,是为了什么,今夜我也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我若悟了,脚下便是灵山,若是不悟,千里万里也是枉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