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个嵩县,嵩县有个小山村,这个村有些怪。
一是老礼多。比如春节前蒸馍,蒸笼漏气了,不敢大声吆喝说咋露气了,赶快封严。可不敢说这馍不熟,不吉利。有些人家没有蒸笼,借蒸笼得事先说好时间,别人正蒸馍,不去借。用后还笼时,要在笼里放一个馍,以求两家共富有。
村里靠近公路,修路养护公路的来租房的不少。单位来租可以,一个人来租可以,两口来租不行,据老乡说留宿会有房事,对主家不好。甚至平时连女儿女婿回娘家都被要求分开睡。现在沟里的人家都盖两层楼,楼下媳妇,楼上女婿,算不得新鲜。还有什么李子树下不能梳头,西瓜地里不能系鞋带。事多吧?
二是说话柔和,不硬梆梆的,甚至诗一样美。如两个人见面约定去县上耍,或者商量一块干啥事,对方说中嘛,带尾音儿。比如孩子早上睡懒觉,他娘喊他起来,要是有些地方会说太阳都老高了,快爬起来吧,那人却这样说:都红烧大亮了,莲冠红都晒住屁股了,还睡!你想想这话的意思,太阳象大公鸡头上的莲冠那样红的夺目,红得美嘞,你说形象不?
三是隔沟说话。村落沿河而建。村里地远户散,问句话就得站到河沟沿使劲喊,昂脖冲天,好像吵架。牛发愣了:学我干啥,我没惹你呀!
四。背树烤火。冬天到了,山里冷,家家都要提前背柴禾。这里有满山的林木,大人,孩子都得空去山里扛回树枝树干,就连七十多的老婆婆也肩扛手拉小树枝拖着在路上艰难的缓行。小买部门口,有人点着了平时很难着的老树根,聚拢了一堆人聊天。快睡前,家家门前火盆里烧着旺旺的火,火灭了,就是炭了,端进屋里,关灯睡下,炭可以燃两个小时,此时人已进入梦乡了吧?
说到这,俺先插几句。村里也有人手脚不干净。车停门口,早上起来,轮胎少了一只,车厢里的油没了,院里的铁锨,铁捶,斧子也没了,可有一样,本村的人家没这事,都是在公路做养护的公家单位租的院子,用的车,有这些事。
有一次,修县乡公路,需要通过路边人家,有三家说恁把路挖低些,修路的说不行,标高不能乱改。这样,给你们修个横向排水管吧?那三家不干,说路还是比我们家地势高。修路的就不理了,那三家不让修,您老猜最后咋着了?别的地方都修成铺上柏油通车了,就这三家门口几十米的地儿,还是光秃秃的土地,车一过,狼烟动地的,这还不说,不能下雨,那地方河多沟多,一下雨水乱流。据说啊,后来那三家主事的后悔了,央求行行好,给咱修个横向排水管吧,修路的说路都起来了,返修的钱没人给。下过雨了,别的人家都在干净的柏油马路边说话,那三家不敢出来上前说话不说,在院里拿盆拿锨排水嘞!
五,每个山窝都是一户人家。山里像一个手掌,掌上有细纹,村里的人家就住这纹里,几乎每家占一个山窝,很有山大王的意思嘞!只是没有铺虎皮的椅呀!有个老师编了几句话,说:坡凹凹,沟岔岔。七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者七八户,少者三五家。房舍象鸟巢,筑在山旮旯。这话说的不孬,山里没平地儿呀。平时不注意,还真的不好找。您老想想,头顶是树荫,荫下是个房子,门前,山里爱飘亮的人家又爱种个花呀啥的。只有孩子们的笑声,洗衣机的轰隆声,牛羊的叫声,才让你吃惊。这样的好处是夜晚门外蛙叫如乐,早上叨窗户的小鸟鸟鸣如闹钟,白天门口前的河水哗哗,一天到晚,嘻嘻哈哈,日子不寂慌……
听村里的老人说,山里有放羊的流动人,一跑就是一天,中午啃硬家伙。早些年,农忙时,家都不锁门,反正也没值钱东西,出去了就在门口放个木板:锅有汤,笼有馍,客来了,歇脚用饭。山里人很义气,知道放羊人中午吃不好饭。
这不禁让俺们想起了村里人见面爱说的打招呼的那句话:喝汤了木有?在这一片,人们把吃晚饭叫成“喝汤”。早年间山区穷,十年九旱,能种粮食的地少啊,老百姓吃不饱,晚饭连大户人家都不敢吃稠的,煮点稀面条还要放黄豆和玉米糁,还有瓜菜啥的充饥,这称之“喝汤”。
沟里人家现在还说喝汤,这汤比那早年的汤好的老美嘞!
沟里人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