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雪梅读写交流群
0101+暖暖的冰+“痴”书不如“吃”书

0101+暖暖的冰+“痴”书不如“吃”书

作者: 我叫暖暖的冰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00:03 被阅读0次

    I

    作为书“痴”的你有没有一看到书店里热推的书单,就急急的冲进去,抢一本出来,生怕落下了一本好书? 然而回到家趁热打铁的看完了,却没记住具体内容,更不知道该如何讲给别人听。

    望着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目,目光无论停留在哪一本上,好像都想不起在讲什么。

    是不是时常遇到有人问你以下这几个问题:

    1.这本书主要讲什么的?

    2.你最喜欢哪些内容?

    3.这本书对你起到了什么作用?

    4.这本书的好处是什么?

    能够流利的回答出这些问题,才算是“吃”透了这本书!对这些问题支支吾吾的含糊其辞,恐怕会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了!

    其实,我也觉得读书并非易事。无论什么样的书籍,读完合上书后,发现大脑一片空白,这样的情形实在是太常见了。

    甚至有时候我们连书中提到的主要的人物,地名都想不起来了。

    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别人谈到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感觉非常熟悉,但是让我们讲的时候,总有一种话到嘴边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等别人说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只能“啊哈”了。

    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想不起来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小时候,老师总是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何况我们现在已经过了“好记性”的年龄了。

    读书不像看电影,读书是自己去读,单纯的文字输入,枯燥无味; 而电影通过有声有景有色的输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往往一部电影看完之后,你可以有声有色的给朋友讲述电影的精彩。而书中的内容能记住1%或者2%就已经很好了,更不用说讲完整的故事了。

    A1

    十一长假前,跟着小伙伴一起共读了两本书,《解读基金》和《指数基金投资指南》,自己在微读上读了《小狗钱钱》和《财务自由之路》。

    读完《解读基金》,群内交流时,班长要求大家各自讲述一下这本书对自己的帮助。

    我努力的想这本书讲了什么。想了很久都没有个明确的答案,只能翻开书浏览目录。那一刻心里暗自庆幸:幸亏是线上的。于是写下了“这本书主要讲为什么买,怎么买,买什么,买多久。”

    发完之后翻看小伙伴们的发言,发现自己的发言好“low”啊!

    小伙伴们有人说: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示是如何选择基金。选择基金需要注意三点:。。。。。

    有人说:这本书教会我如何买,何时卖!卖出应该在。。。。。。

    有人说:我知道了除了银行,还有更加简单的买基金的方式,。。。。。

    有人说:买基金的费用有以下几种。。。。。

    。。。。。。。。

    班长最后的总结,把我的话放在了第一段,说我总结得好。。。

    当时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幸好大家都是素未谋面的小伙伴,否则我真的没办法再说自己读过这本书了。

    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必须重新读这本书了,否则怎么敢人前再说自己曾经读过。

    A2

    经过了这次深刻的教训,我意识到自己痴迷于读书,而没有吃透书中的内容,没有把书中的内容为己所用,只是在一味地追求读书。

    痛定思痛,我为自己设下读书四部曲:

    1.读书的同时做笔记。

    读到精华部分或者有用的部分赶紧写下来。记录在笔记本或者印象笔记里,以方便查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记性终有忘记的时候,记下来的东西总是最好查找的。

    2.把书中的知识运用起来。

    任何脱离实际操作的理论知识都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实际运用之后,知识才能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书读得再多,理论掌握的再多,不如实际运用更有价值。运用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记忆。

    3.温故而知新。

    对自己记录的东西要经常回顾,经常整理。再好的记忆力也有褪去的一刻。只有时常温习,时常审阅,才能将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

    4.及时输出

    看过了,运用了,回顾了,现在该把它变成自己的了。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思维去解读这一知识,可以让我们对知识,对故事,对细节有更深层次的掌握和消化。

    通过这四部曲,我们才能够完全的“吃”透一本书,才可以实现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完成这四部曲,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已经看过这本书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101+暖暖的冰+“痴”书不如“吃”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qc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