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寸金土寸金。黄金地段的上海豫园风景区,占地才30多亩,却包含6个景点(景区),这是游客始料未及的。
山穷水尽疑无路,拐过一道弯,或跨过一道门,柳暗花明又一村。每个景点自成体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亭台楼阁,廊道曲桥,花卉树木一样不少,居然还有山有水。一根烟的功夫,就能让你的九宫格填的满满的。
景区最南面的两个景点,幽雅宁静,文化氛围特别浓厚,是文人墨客喜欢的场所。
玉华堂景区的藏书楼是上海的书画名家曾在此组织“豫园书画善会”的场所。任伯年、虚谷、吴昌硕、高邕、蒲作英、钱慧安等经常在这里聚会,展出作品,是海上画派的发源地。解放后,上海著名书画家沈尹默、吴湖帆、刘海粟、谢稚柳等多次到豫园书画楼雅集,切磋书画艺术,并为书画楼题额。
而面对玉玲珑的玉华堂,是明代豫园主人潘允端的书斋。匾额上的“玉华”两字,系明代书画家文征明的墨迹。现堂内仍按明代书房摆设,陈列的书案、方桌、靠椅、躺椅都是明清遗留下来的红木家具。
两层楼的涵碧楼隔池与听涛阁相望。全部木构材质为缅甸上品楠木。梁坊上雕刻了牡丹、梅花、百合、水仙、月季等一百种花卉图案和四十幅全本《西厢记》故事图案,故该楼又称"楠木雕花楼"。楼中陈列着清代精致华贵的31件楠木雕花厅堂家具,有戏文狮子纹长条桌、五狮座圆大理石落地屏、戏文松鼠葡萄纹落地镜、圆桌和束腰圆凳等。它与听涛阁一起,常年举办中小型书画展和文物展。
看完画展,内院景点的静观大厅,已在眼前。静观亦称晴雪堂,是内园的主要建筑,面对假山。石峰间的黄杨、石榴、白皮松等,都是已有一二百年历史的古树。静观东侧是一小院落,池水一泓,此乃九龙池也。
院中池水通向南面小池,池内砌湖石,石隙间有四条石雕小龙,而水中倒影亦为四条,加上蜿蜒的池水酷似龙身,共为九条,故名九龙池。
低头看龙池,抬头已见景区的最后一个景观——古戏台。古戏台建于十九世纪末,坐南朝北,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戏台”。戏台7米见方,左右两边有栏干,台柱高约2米。台正面有狮子、凤凰、双龙戏珠、戏文人物等木雕图案,全部贴有金箔。戏台顶部的藻井呈穹隆状,上有二十二层圆圈和二十道弧线相交,四周二十八只金鸟展翅欲飞,中心是一面圆形明镜。戏台后部有六扇木屏门,门上雕有山水、人物、花草图案。两侧石柱上镌有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想容”,为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的手迹。戏台正对面的还云楼设贵宾佳座,全部是清代的太师椅和茶几。两边有双层看廊,安放着仿古的明式红木靠椅和茶几,共有200个观众座位。戏台前的院落中,有一块特大金砖,这是浙江嘉善古典瓦厂特意为古戏台烧制的,砖每边长123厘米,厚16厘米,重近一吨,堪称金砖之最。曲苑古戏台总面积达600平方米,环境典雅,古趣盎然。
笔友们有幸来上海,别忘了花三十元买个门票,进去看看,这三十元观得江南园林,习得上海历史,研得文化根脉,定然让你不虚此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