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三代单传,男丁少,姑娘多,老中青三代姑娘加起来有十几位。因此,我的父亲,我,还有我的儿子都会众星捧月般的优待。
小时候,我最欢到这些姑姑、姑奶家走亲戚。姑奶和爷爷是姊妹,我在慢慢长大的时候,有的姑奶已经是老人了。老人必有人孝敬,孝敬的方式就是给她买一些桃酥、冰糖之类的点心,锁进一个特制的小木箱里,放在姑奶的床头,让她慢慢吃。那时人穷,饿得慌,小孩个个像饿狼,如果把这些珍贵的点心给他们吃,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吃了也白吃。因此,在别人的反复劝说下,姑奶就把那个装茶食的箱子上锁,寸步不离地放在床头,任那些饿狼觑而最终散去。只是当有小孩生病时,箱子里的茶食才会被姑奶当作慰问品送到蔫蔫的孩子手中。孩子见了,暗淡的目光会发亮一下,然后张嘴就啃。这些食物平时难得一见,终究会抵消一些生病的痛苦的。
那时,温饱都成问题,好吃一点的东西就金贵,得计划着来,不能任孩子像牲口践踏庄稼那样胡来。
还有一样东西也是用来防着小孩的,同时防鼠防猫,兼作冰箱的功能。那就是在家中屋顶的二道梁上挂一个木制的土滑轮,然后用一根长绳,一头系住一根带钩的树技,另一头穿过滑轮放到下面。家里如果有什么好吃的,比如说我们称为细粮的绻子啊,比如说只用来招待亲戚用的装在玻璃瓶里的白糖啊,生产队分的一点蹩花生啊……就装进一个大的竹蓝里,用笼布盖上,把竹篮挂在木钩上,然后用力拽另一端的绳子,直到篮子高高地挂在了三道梁附近,大手就会把手中的绳子高高地固定在一个孩子够不到的墙上的铁钉上。什么时候把这些东西拿下来享用,只有大人才能决定。小孩子只有眼巴巴地望,和那些急得团团转的猫的心情一样。
但是我每次到姑奶奶家去,我都是享有特权的,姑奶奶把她那宝贝箱子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摆在床上,任我挑着吃。有的东西都有了因收藏时间太久而出现的咔味。可是,说实在话,我并不怎么喜欢吃这些东西,我总觉得姑奶的床上有股老人味,老人味和那些茶食的味道混在一起,让我往往是浅尝聘止,吃了几口就再也不愿多吃了。没想到几十年来,这种味道竟然在我的味觉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历久弥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