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心理
内心的匮乏和房子的大小无关

内心的匮乏和房子的大小无关

作者: 轻馨灵予 | 来源:发表于2018-05-25 18:03 被阅读134次

    昨天,一位好友给我推荐了一篇文章,朋友说看了文章又好气又好笑。待我看完后,明白她说的那种感受。文章是一位95后女生细数成长过程中被父母种种忽略,造成了虽家境不错,但内心自卑、匮乏的生活事例。从文章中,我们看到这个家庭:父母健在,关系稳定,一直在为改善家庭生活而努力,虽有成功,有失败,大体上生活条件在逐步提高,客观的讲,算是混得比较好的了:农村出身,在城里坐拥两套住房,有车,有投资项目,膝下一双儿女,虽偶有调皮,也算省心,上学,长大,考大学,工作。这个家庭相对顺遂,是一个典型的和时代同进步的中坚家庭。但从女儿的眼里,我们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女儿5岁前都是穿哥哥的旧衣服,5岁以后又好几年穿表姐的旧衣服,然后读中学又是几年校服。对她来说,有一件真正属于自己的新衣服,都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另外,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自己的零花钱,所以对钱没什么概念,看着别人吃零食就说,你让我吃一口,我给你一块钱,没想过一块钱都可以买两袋零食了。文章又讲到因为父亲承包了山楂树园,父母整年都去照顾树园,只有周末回来看他们一眼又匆匆离开,他们成了城市中的留守儿童。暑假本来是一个孩子最轻松快乐的时间,却被父母征用去当免费劳工。虽然父母承包的树园赚到了钱,而且赚到不少钱,但是为了投资更多,他们还会过吃不上饱饭饿肚子的日子。买上了更大的房子,内心却没有喜悦感,更多的是担心接下来日子会不会更不好过。因为家里一直现金短缺,所以女孩中学、大学都申请了助学金,为了与这个身份匹配,她不敢买好的衣服,鞋子,不敢有多的消费。文章最后是女儿自己的反思成长,并和家庭完成和解。

    这篇文章里一直存在着一种落差,而且落差越来越大:家里买了新房子,孩子却连新衣服都没有一件;家里赚了十几万,全拿去投资,接下来一年日子继续不好过;家里新买房买车了,孩子还在学校申请助学金。一方面现实物质越来越好,但另一方面内心却一直穷着,匮乏着。这就是生活好过了,心仍然穷。

    为什么生活好过了,内心却仍然匮乏呢?

    因为这个女儿,作为一个孩子,她的需求一直没有被及时的看到,很好的满足,哪怕是基本的需求都没有被满足。一条连衣裙,在很多女孩理所当然就拥有很多的情况下,对她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小孩子的世界和大人不同,小孩子的幸福感不来自大房子,好车子这些世俗成绩,对她来说,一件衣服,一根棒棒糖,一个玩具,一个暖心拥抱,就是最大的幸福了。相信这个女孩曾经也有很多心愿的,但这些心愿一次次的落空,最后为了不让自己体会那注定的失望,干脆把心愿都抹去了。那些没有被满足的愿望并没有就此消失,它们变成一种隐痛固着在心灵深处,于是匮乏感产生了。

    这个女孩的匮乏感,不仅来源于物质无法满足,同时也来源于情感无法满足。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对孩子的生活、教育疏于照顾,更多的是一种自生自灭的放养状态。孩子缺乏在日常互动中与父母的情感链接和滋养,缺乏在遇到困难时父母的情感支持和指引。她的内心是孤独而无助的。

    女孩的第三层匮乏感,是自尊无法满足。作为一个人都有自尊自爱的心理需求,都希望和别人处于平等的位置,但是为了获得助学金,这个女孩就必须把自己降级到被支助的位置,不能像一个普通的孩子那样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与别人相处也会自感气短,消费也是要做降级才觉得过得去。她的内心是冲突的,对于自己该不该领这个助学金,为什么要领这个助学金,她想不明白,她的内心甚至是屈辱的,为自己不能堂堂正正的做一个普通学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家里买了大房子,女孩高兴不起来的原因,她的内心有那么多匮乏空洞,房子根本填不满呀。

    我们再来看看孩子的父母,这对父母就是千千万万中国父母的缩影:勤劳肯干,敢想敢干,一直在努力的为家庭操持付出。他们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他们爱不爱孩子?爱。这是肯定的。那么为什么会造成女儿有这么多的失落不满呢?因为他们的爱,还是传统的爱,还是一种未经思考的对自己父母经验的传承。父母这样对孩子,是因为父母的父母这样对她们。他们的内心有匮乏,然后这些匮乏又传给了下一代。如果不加反思的话,这个传承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一个内心有匮乏的人,他会有一系列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比如他们对过好生活有强烈的渴望,但是在当下却很难享受生活,于是把目光投在未来,当我怎么怎么样以后,我就要怎么怎么样,而当他怎么样后,还是会忘记当下,新的计划又诞生了。就像这个女孩的父亲,赚了钱,不断拿去投资,不敢花在当下,结果当下的日子没过好,投资也失利了。错过了当下,也输了未来。

    人的内心是很玄奥的,有可能我们意识层面在努力的追求某种需求的满足,在潜意识层面却又在阻止这种需求的满足。一个内心有匮乏的人,他允许自己过得好的容量是很有限的,当他让自己过得太舒服了,这种太舒服的感觉反而会让他不安和不适,因为匮乏才是他熟悉的感觉,熟悉会比较安全,所以宁愿让自己一直匮乏着。

    我们可能一直有一个误解,以为物质生活好起来了,我们的生活就好起来了,就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了,但是一个人的需求是有很多层次的,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提到,物质的、生理的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安全感的需求,社会归属感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内心匮乏的人,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去了解内心的那些不满、那些空洞、那些渴望,到底是属于哪个层次的需求,要如何去满足这些部分。又或者看到会不会过于重视某方面需求的满足,而忽略或压制了其他需求的满足。

    文章中,这个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却没有真正享受到这份福利的女孩,现在已经长大了,长大也意味着有了人生的选择权,她既可以因为父母的错误对待而抱怨连天,继续让内心的匮乏折磨自己;也可以选择,直面自己的内心,去自我修复和自我满足,原谅父母的局限。看到我们除了有匮乏之外,还有很多资源,用这些资源去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而那份匮乏也有可能重新转变成资源。这其实很难,长大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心的匮乏和房子的大小无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uu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