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我刚看到大叔第2节课《复利式写作》时候的心情吧。
当时,我真的是眼前一亮,不禁发出哇塞,这就是我想要的内容呀,当时都有点小激动呢!
大叔的第1节课框架式写作,让我明确了写作事有框架的,是有系统的,不是单纯的写写写。而这一节课呢,又在第1节课的基础上环环相扣,让我知道了咱们写出的文章,有哪些出路呢?可以怎么去变现呢?因为排除一些治愈系的写作,咱们很多时候还是想通过写作为自己产生点价值或变现。
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前在好多平台上进行过搜索,像知乎、百度、搜狗等平台我都进行过搜索。我也零零碎碎的学习到一写方法和所谓的干货,但是,知识还是碎片化的,知识点也没有说的太透。
现在,看到大叔的这一节课,我感觉真是赚到了,苦苦搜索想要的东西,现在终于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了。我按照大叔的课程思路,自己边听边整理出了一个写作复利思维导图,以便帮助自己归纳和整理。

第一、写作的时间复利
这个知识点给我的启发是:不要去单纯的主追求写爆款文章,这些文章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而且很多时候大家记住的往往只是文章,而不是文章的作者。
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如果你的文章写的够干货、够有料,肯定会有持续的生命周期,说不定你几年前写的文章现在还会被别人发现、关注、分享,久而久之,你的流量也会上去,你也会积累出很多的流量,而且呢,这个对于你的个人品牌宣传有很大的推广作用,让更多的人去认识你、了解你。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单纯的去追求日更。有段时间,朋友圈上流行日更这件事,看起来很努力的感觉。我前段时间也心血来潮,开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日更,说实话,我真的是不习惯。
很多时候,一篇优质的文章,写下来真的是很耗时间的,从构思到写作、到修改、到完稿,都要几个小时的,如果说每天日更,真的有点来不及的。
那几天,握就为了日更而去日更,写出来的文章,真的质量不高,自己都感觉不太好。后来,我还是停止了日更这码事。看了大叔的这节课,我更加觉得我停止日更是对的。
大叔在课程中的几个文章的链接也是非常棒的(哈哈,大叔种草不留痕迹,很高明)。这是他以前写的关于个人品牌、关于咨询师的文章,哈,都是现阶段我需要的。
看大叔的这几篇文章,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大叔的这个时间复利的观点。有些干货,即使是写在几年前,被需要的人看到,都是如获至宝。这也坚定了我耐下心来写一些有质量文章的决心。
第二、写作的空间复利
大叔说,写文章可以不同渠道的进行分发,从而实现一鸭三吃。这一点呢,我以前也尝试过。只是呢,有的时候并没有坚持下来,也没把平台找全,可能有些平台的调性也没摸清楚,总的来说,就是懵懵懂懂地感觉。
本节课,大叔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分发渠道,并且分析了每个平台的一些特点,这个对于我来讲的话,是将以前的一些模糊的摸索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了,让我有据可循。
这种一鸭三吃的思维真是太棒了,写一篇文章可以发散性的进行输出,这样,自己一方面能摸索出自己到底适合哪个平台,另一方面,还会有更多的潜在机会等着你哦。
第三、写作的时间+空间复利
这个方法我看了之后真的是拍案叫绝,真是太赞了!这种方法是把写作的时间和空间复利结合起来。
一篇文章、一个线下演讲,可以给它换一种模式进行加工、包装、改变,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比如:一次线下分享可以变成一个分享PPT,进而变成一篇文章,可以多平台分发,可以做成在线直播。。。
比如说,在问答平台上回答了一个优质的问题,可以把这个问题改写成一篇文章,然后把这篇文章进行多平台分发,进而把文章按照框架逐个收藏起来,为以后写书做准备,图书出版之后,再同步开发网课。。。
天哪,这哪是一鸭3吃啊,那简直就是一鸭N种吃法啊,有种“看我72变”的感觉,这思路真是太赞了,这是对写作的极致利用啊,连渣都榨干了。
这样的话,可以省去很多重新创作的时间与精力,我们可以把一篇文章、一个PPT变个样子然后发布到不同平台,给不同的人看,当然,也会收到不同的价值和变现。可以事半功倍,就像滚雪球一样。
第四种、第五种写作的复利:人脉复利和人设复利。
可以通过写作来链接人脉大咖,可以通过写作来打造自己的人设。目前应该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我现在着力打造个人品牌。
下面来说说我的打算
我目前正在着手打造我的结构力个人品牌。
第一步,我要用框架思维把这个领域里需要学习的知识都统一梳理出来,形成一个系统性知识框架。然后,按照框架一点点的去具体学习,进而输出一些干货内容。一步步的打造个人品牌。
第二步,把写的文章、回答的问题,按照大叔的套路方法,进行多平台分发,变成多种不同的形式去分发、去宣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