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儿子去剪发,小巷深处,洗洗剪剪七块,只剪不洗五块,春节将至,屋里人满为患。
那种剪个头发动辄上百,装修高大上的美发店看到的几乎都是俊男靓女社会精英,他们空闲都刷手机,没人抬头没人说话,而这种小地方,能看到朴实老百姓最底层的颜色。
我有几个理发卡,这个七块钱一次的只领着小儿子来,他对发型没多高要求,他哥哥剪一次头发二十块,他也没意见,在他的意识里,他七块钱剪出来的发型也比他哥哥二十块钱剪的酷——因为人帅,最起码兄弟俩中他是最帅的。
银发老人
屋里的沙发上坐了一排老人,都是头顶白色塑料布和一个加温用的帽子,一共七个染发的,她们或打盹,或半眯眼看人;小孩子玩手机;中年男人和女理发师打情骂俏……
有个老人让我多看了几眼,几乎所有的老人都是棉睡衣棉帽的冬日,只有她身着蓝色羽绒服,黑色皮鞋,年龄在七十岁左右,精神矍铄,那头银发衬托她的脸干净文静,像大学教授,在这个小县城里,大学教授不会有,高级教师或者会计之类像她的身份。
老人一直坐着不言语,轮到她时,她说她等了三个半小时,平时都是在家自己给自己剪,这次是孩子非说过新年让她进理发店剪。
女理发师淳朴,三十多岁,除了年轻,审美不太好,如果站在大街上,也就是一农村妇女,头发凌乱,用皮筋随意束一下,趿拉一双棉鞋,更谈不上描眉画眼化个淡妆。
一般情况下,她给一个人洗头带剪发最多不超过十分钟,银发老人很快剪完。
老人原来是挂耳短发,那种文静美使她在满屋老人中发光,教授级别的光环,被理发师捯饬一番,光环瞬间没了,她成了一个普通老太太。
这让人不由得感叹,发型对一个人的气质至关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