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学课堂】蒙求

【国学课堂】蒙求

作者: 世纪恒通在线 | 来源:发表于2021-06-20 09:40 被阅读0次

世纪恒通在线提示:《蒙(méng)求》是唐朝李翰(hàn)编著的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儿童识字课本。全书都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掌故,总计2484字。

【原文】范丹生尘①,晏婴②脱粟。

【注释】①范丹生尘:范丹,一作范冉,字史云,东汉时期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人。范丹是中国历史上廉吏的杰出代表。

生尘,家中做饭的锅碗蒙上了一层灰尘。

②晏婴:即晏子,名婴,字仲,春秋时期夷维(今山东莱州)人。晏婴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辩论出众。

【译文】范丹生活贫穷,然而不改志向,人们常用“锅中生尘”来称赞他坚持操守的高尚品行;晏婴身为齐国的相国,平日里吃得依旧是粗糙的大米。

【典故】范丹生尘:典故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范丹是东汉时期的著名隐士,他退出仕途后,和妻子辗转各地,很多时候还要饿着肚子,但他的志向始终不曾改变。当时的人们就编歌谣赞美他说:“甑(zèng)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以此讴歌范丹生活贫穷,但志向不改的崇高美德。

晏婴脱粟:典故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春秋时期,晏婴担任齐国的国相,地位尊贵,不过他的个人生活却极为简朴。有一次齐景公派人来到晏婴的家里,看到晏婴食用的竟然是非常粗糙的大米,齐景公得知消息后也极为感动,马上命人赏赐晏婴千两黄金,不过晏婴始终推辞坚决不肯接受。

【赏析】范丹坚守气节和操守,不肯同流合污,爱惜自己的名誉,看作如同爱惜自己的生命一般;晏婴地位尊贵,却崇尚节俭,他的美德令人敬仰。

【原文】诘汾兴魏①,鳖灵王蜀②。

【注释】①诘汾兴魏:即拓跋诘汾,相传是拓跋鲜卑族的早期首领。

兴魏,使北魏王朝逐步强大起来。

②鳖灵王蜀:鳖灵,传说是古蜀国的国王,在位期间消除了岷江的水患,为蜀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蜀,在蜀地称王的意思。

【译文】拓跋诘汾和仙女相遇,生下儿子拓跋力微,后者日后是北魏的开创者;鳖灵治理蜀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后来坐上蜀王的职位。

【典故】诘汾兴魏:典故出自《魏书·序纪》。相传拓跋诘汾在青年时期,有一次在深山中遇到了一名仙女,两人成婚后第二天,仙女辞别,并和他约定来年的今天,两人重新在这里约会。拓跋诘汾按照约定的时间来见仙女,仙女带来一名男孩,告诉他男孩是他们的儿子,将来一定有很大的成就。从此之后,拓跋诘汾和男孩相依为命,男孩成人之后,成为了北魏的始祖神元皇帝拓跋力微,在他的带领下,鲜卑族越来越强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北魏王朝。

鳖灵王蜀:典故出自《蜀王本纪》。相传鳖灵有一天不小心跌落水中,身体逆流而上,中途鳖灵苏醒过来,并遇到了蜀地的首领望帝杜宇。两人一番交谈,杜宇看到鳖灵非常有才华,于是就让他担任丞相,帮助他治理蜀地。在鳖灵的治理下,蜀地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来杜宇便将王位让给了鳖灵。

【赏析】诘汾兴魏的神话故事,反映了鲜卑族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曲折过程;鳖灵治理蜀地,呕心沥血,受到人们的爱戴,并成为伟大的蜀王。

相关文章

  • 蒙卦第四

    “匪我求蒙童,蒙童求我”。《易经》蒙卦,不是我求蒙童,而是蒙童求我。蒙童可以理解为学子。以前读来不懂,今天...

  • 妇联副主席一番话惊醒退休人(摘录)

    蒙曼,全国妇联副主席 中国新一代国学大师 蒙曼到底是怎么样的人? 接着往下看! 蒙曼女士学识渊博,国学知识懂的非常...

  • 文字蒙求

    万万没想到居然是繁文,以我的执着精神,必须看完,看的似懂非懂也要看。这不,有点总结了。 象形,有形者物也,无形者事...

  • 小摘小记——诗词之《墨梅》

    今天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文化课堂听蒙曼老师讲《古典诗词中的中国意象和中国精神》之《墨梅》。 开篇诗句“粗缯大布裹生...

  • 国学才女蒙曼

    32岁时,她成为了《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此后,她五次登上《百家讲坛》,她主讲的《太平公主》、《长恨歌》、《大...

  • 万和宫之国学课堂

    万和宫之国学课堂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粹,是中...

  • 广西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丨不一样的国学课堂

    国学始于清末 那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 号为“新学”、“西学”,而与之相区别 就产生了“国学”之名 走进国学课堂 体验...

  • 广西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丨不一样的国学课堂

    国学始于清末 那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 号为“新学”、“西学”,而与之相区别 就产生了“国学”之名 走进国学课堂 体验...

  • 走进国学课堂

    今天下午,青岛和平鸽之家举办国学讲座,我欣然前往。 地点在位于永平路上的街道文化站。由于我是第一次来这里,担心误了...

  • 国学课堂(八)

    1.《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课堂】蒙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xl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