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时不食——读《中国美食哲学》(13)

不时不食——读《中国美食哲学》(13)

作者: 泡泡泡菜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22:10 被阅读0次

食色皆为天性,但人不能因为有此天性,而任意妄为。所以,古代的圣人用礼来教化生民,以便让社会正常地运转下去。但是仅靠礼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是什么让中国古人的社会有了秩序?其实核心还是源于万物运行的规律,也就是顺应自然,顺应“天道”。

不时不食

看看这些词:天道、天理、天时、天命、天意和天然,皇上称为天子,皇上发布命令之前要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帝得意之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天后土”。

古代的帝王说,皇天在上。但天并非只能皇上讲。皇上不按天道行事,百姓用来起就不得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水浒梁山说:“替天行道",太平天国,把天当作自己的国。

从上面这些词可以看出来,天在中国是一种终极的社会秩序法则,也就是说,所有的事物都要顺应天道,按天的意志行事。饮食更为如此。

饮食之道指导社会发展的思想在古人的著作中比比皆是,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层面的核心思想:

第一,采伐有时。

天地运转有四时之更替,万物有生长的轮回。即使是最早的人类也知道,在什么样的时间采集什么样的食物,从古人留下的文字和壁画上可以找到许多的证据。因为无论是草木或者牲畜,它们的生长都是需要时间的,草木需要发芽、开花、结果;飞禽走兽也需要哺育成长。它们从幼小到长成都要有一定的时间周期,要仁慈而人道地给它们留下生长的时间。

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相关文章

  • 不时不食——读《中国美食哲学》(13)

    食色皆为天性,但人不能因为有此天性,而任意妄为。所以,古代的圣人用礼来教化生民,以便让社会正常地运转下去。但是仅靠...

  • 不时不食——读《中国美食哲学》31

    有时间的话,自己偶尔也会拿着相机到处拍照。但不论自己如何调整相机的各种参数,找各众位置,都拍不出来那些大片里的感觉...

  • 不时不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物产的丰富,吃食是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现代人的饮食生活更是五花八门,无论哪一餐都可...

  • 不时‼️……不食‼️……

    这是我的第6篇原创日记,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 总有人人问我:你怎么不开个水果店? 每天也都有新粉加我:你的实体店在...

  • 不时不食

    “不时不食”,看似简单,却是联系着我们每个华夏子孙日常生活的文化根系,由此生长的大树才会随时令不同而丰富多彩,四季...

  • 不时不食

    “不时不食”,是一句老话,讲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传统: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此语...

  • 我的美食情怀

    "不时,不食"是中国人饮食最重要的特点,在四季分明的国度,不同的时节,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食。 中国人关于美食与味...

  • 品哲学

    读哲学,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首先需要读哲学史。中国哲学可以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

  • 读《中国美食哲学》(一)

    DAY1,序与引论(一) 导读 这是一本讲什么的书? 按作者的话来说,这是一本越过餐桌上的繁华,探寻中化饮食价值观...

  • 读《中国美食哲学》(二)

    何谓美食哲学 哲学就是搞清楚物物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食物和人类的关系是什么呢?从吃饱到好吃,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时不食——读《中国美食哲学》(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ak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