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读书
践行心学笔记 2019-05-06

践行心学笔记 2019-05-06

作者: 一心走路 | 来源:发表于2019-05-06 16:24 被阅读0次

【圣人之道:做正确的事,做好当下力所能及的事!】

弟子问先生:“如果事情来了,必须要应对,那精神虽然衰弱,但鼓舞精神也能坚持,就像孟子说的,以志帅气,用意志统帅气力即可。但是,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再做完这事情,疲惫得不得了,那不是透支自己的身体吗?身体和事情,我应该顾哪头?”

这个问题在现代社会更加普遍,当生活节奏变得很快,每个人面临更多的事情时,我们如何应对?是让自己陷入到忙碌之中,还是放弃奋斗存养身体?

先生答:“君子待人接物,应对事变,当做则做,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思考,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心安理得而已。”

阳明先生给出了不同的思考角度,君子做事不是以利害关系计较的,而是直接判断这件事该不该做,不该做再轻松也不做,该做再难也要去做,做与不做的标准是“是不是致良知”。

那么怎么考虑精力不济的客观因素呢?先生指出:“你见过好色的人要鼓起劲头去好色吗?你见过厌恶恶臭的人要强打起精神去厌恶吗?你见过好色、恶臭之后精疲力竭的人吗?有见过迫于形势被迫好色,困于精力不能恶臭的人吗?”显然,当我们用良知做事时并不需要消耗这么多精力。之所以精力不济,往往是私心太重而“内格”导致的,想得到得不到的,得到的还要更多。

所以最好的做事方式是致良知,具体是:避免这样的做法——“凡是去谋划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强行要去干自己才智所不能胜任的事的,都不是致良知”,鼓励这样的做法——凡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人,均是为了致良知。虽然两种方式都是从“不能”扩充到“我能”,但是前者没有根基,后者有心性为基础,前者消耗更多能量,后者用底层逻辑轻松做事,因此高下立判。

总结一下,作为一个生活在快节奏中的现代人,我们做事的方式可以考虑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只问该不该做,不问利益得失,减少无意义的烦恼;第二,以做事以致良知为基础,增益其所不能,而不是贪多冒进。做到这两点,就能达到虽然做了很多事,但内心坦荡快乐的境界。

相关文章

  • 践行心学笔记 2019-05-06

    【圣人之道:做正确的事,做好当下力所能及的事!】 弟子问先生:“如果事情来了,必须要应对,那精神虽然衰弱,但鼓舞精...

  • 2019-5-6晨间日记

    2019-05-06 【践行人员】袁顺娟 【践行天数】187/1000 【今日天气】雨 【昨日早睡】23:50 【...

  • 践行心学笔记 2019-05-09

    【读书时记不得内容怎么办?】 读书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不能明白为什么要读书就会不得要领,发挥不出读书应有的作用。 ...

  • 2019-05-06

    2019-05-06 泽琳而盛 字数 187 · 阅读 0 2019-05-06 08:15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

  • 读书笔记 2019-05-06 001篇 《清醒思考的艺术》

    读书笔记 2019-05-06 001篇 《清醒思考的艺术》 罗尔夫多贝里 01 幸存偏误 : 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

  • 心学笔记

    今天听阳明心学的课程,些许笔记如下: 那些道理其实并不复杂,我们的良知很能看清事情。但是人还是会陷于困惑,很大程度...

  • 心学笔记

    王阳明的心学最后留下了这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

  • 重读《围城》01

    2019-05-06 之前读过一次,还能记得些大概的情节,和最开始的想象不太一样。 这次重读,抱着要写笔记的心态去...

  • 【每日经济学人】2019-05-06

    2019-05-06 The antibiotic industry is brokenTake inspirat...

  • 心学践行笔记2019-05-10

    【为什么圣人可学而至?】 阳明先生说,人如果能够做到喜欢美德像喜欢美色一样,厌恶恶行像厌恶恶臭一样,那么他就可以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践行心学笔记 2019-05-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kd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