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家庭喂猪的很少很少。由于不是产稻区,米糖少而且微贵。有喂猪的,除了地里的野草野菜,鲜地瓜殃。冬天,将山秧子(地瓜秧)收回晒干。去粉碎或人工砸碎,放进缸里泡着,喂时捞出些,掺少量米糠为主料,(米糠用开水烫或放锅里煮熟)一年多才追肥一头猪。
一天,邻居张二哥,哗了我要去邻近乡镇的集市去买米糠,那儿稍微便宜点,我欣然答应,看哪天逢集一块去。
我地属山东最南部,与江苏搭界。又处两省三县之间。(两省即山东、江苏,三县即山东最南部郯城县,与江苏西南方向的邳县(现改为邳州市。也是淮海战役之东大门的陇海铁路线。)和东南方向的新沂县。)俗称两省三县。
次日一早,我和二哥各拉一辆平车,向目的地进发。15公里的路,紧走慢赶,三个多小时,十点半钟才到。在集市找个地方吃点饭,就找粮食市场去购买大米糠。上市的米糠还真不少,买米糠的也不少。捡合适的抓紧买了三四百斤,毛不来钱一斤,也就是五六十块钱。
来家后第一顿拌食喂猪,就发现情况不对劲,天大的秘密。当猪吃完喝完,槽底下剩下不少细泥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米糠里掺了不少细沙,压称为了多卖几个钱。三四百斤米糠里掺上十多斤细沙,那是看不见找不着。
人聪明,又那么缺德。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有句俗话说的好:
南京到北京,买的没卖的精!
,
网友评论
七十年代还没有打假这一说,无奈,防不胜防,无处不在。谢谢!
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