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爱迪生发明电灯,并把电引入城市,到电的革命拉动生产率提高,大约用了40年时间。越是重大的发明,其酝酿的时间越长。原有的基础设施需要改造,生产流程要调整,人们要学会适应新的技术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变化,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2、2004年之后,技术仍然在快速进步,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大数据,云计算都是2004年之后出现的。但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似乎并未受到足够强大的刺激,仍然停滞不前。
3、罗伯特.戈登把过去100多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890年~1920年,第2个时期是1920年到1970年,第3个时期是1970年到现在。从三个时期的经济表现看,突出的是第2个时期,这阶段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资本主义的大跃进。
4、经济增长可以分解为两个影响因素:一是人均产出更多,二是人均劳动时间更长。有趣的是1920~1970,人均劳动时间不增反降,技术进步更快,经济增长加速。
5、19世纪末,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人均劳动时间延长。在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就是使用流水线把人变成机器。其实从20年代起,人均劳动时间是逐步下降的,最初工人每周工作60小时,20年代降为52小时。大萧条之后,罗斯福新政中有不少保护劳工的做法,使得工会的力量逐渐强大,工厂普遍是8小时工作日,即每周48小时,到了二战之后进一步的下降。
6、罗斯福新政使得各行业的工会兴起,工人实际工资提高,这改变了资本和劳动相对的价格。于是企业开始摸索用资本替代劳动,由此带来技术进步的加速。另一方面,工人劳动时间减少,但由于疲劳感下降,磨洋工减少,工作效率反而是提高的。
7、可把每小时产出的增长速度的原因分解为三个因素:一是教育即人力资本的提高,受教育程度高,劳动者单位时间产出可能会更高。二是资本深化即每个工人每小时的资本投入,如果劳动者拥有生产工具更多更加精良,单位时间的产出也会提高。三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里面包含技术进步,也反映了结构变化,如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业进入工业或服务业,这部分贡献的具体成因很难一一甄别出来。
8、为什么这段时间的全要素生产力急剧提高?从影响范围看,电比电子计算机更重要,电带来了城市照明的革命,引发了家用电器的普及。20世纪初还有内燃机的革命,汽车很快大行于世,汽车,家电,城市化这些因素相互促进,使得我们从传统的生活进入了舒适的现代生活,这一变革影响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对人均寿命,消费者的福利,城市规划都带来深远影响。
9、相比之下,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主要影响到我们通讯信娱乐,最多再加上购物和出行。从影响范围看,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远不如电和内燃机。尤其是如果比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那电子计算机更加不如电。《王者荣耀》这款游戏可称得上商业奇迹,但它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又有多大的影响呢?
201902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