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依然有很多落后地区没有解决随地大小便的问题,而且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公共厕所,而是当地人不爱用厕所。
其实这是一种社会共识。那么,怎么改变这种共识呢?就需要一些可感知的方法来应对。
这方面,一个国际公益组织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帮着孟加拉国解决了随地大小便的问题,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随地大小便的比率从38%降到了1%。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就是派人深入到田间地头,去给村民“演个节目”:
一个衣着不俗的外地人来到村里,他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专门查看地上的粪便,还不断询问村民有关粪便的问题。村民一看这人挺有意思,慢慢地聚集在他身边。
然后,这个人把村民召集到一起,挂起来一张村子的地图,让村民帮着用黄色标记可能会出现粪便的位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结果是整张地图基本上都变成了黄色。
村民开始感觉不太好意思了,但演出才刚刚开始。
这人拿出一个非常干净的水杯,往里面倒了一杯清水,问村民:谁能喝这杯水?围观村民们都表示愿意喝。
接着,这人拔下了自己的几根头发,走到附近的一坨粪便处,用头发沾了点粪便,然后头发在水杯里搅了搅。他又问,现在还有谁愿意喝这杯水?
这下,没有一个人愿意喝了。
再接下来,这个人就问村民:你们知不知道苍蝇有几条腿?
村民回答说有六条腿。
他接着说,那么当苍蝇的脚在粪便上停留一会儿的时候,苍蝇沾的粪便多还是我这几根头发上沾的多?如果苍蝇刚刚在粪便上停留过,接着又飞到你家里,在你吃的食物上停留了一会儿,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你们一直都在吃粪便!
村民一听受不了,当场表示这样的日子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以后再也不要随地大便了。
这个故事中有个问题:村民们以前就没想过“吃粪便”的事儿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苍蝇飞来飞去很脏吗?其实大家都知道,但也只是知道而已。
从知道一个问题到感知问题与自己利益攸关的影响,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而想要让人感知问题与自己利益攸关的影响,就必须精心设计一个体验。
就像印度电影《厕所英雄》里的情节:部长为了让议员同意修建厕所的方案,把办公楼里的厕所都上了锁,本来要走很久流程的议案很快就通过了——因为感同身受,利益攸关。
进一步来说,其实所有不能被感知的问题,都不值得被重视,这就涉及如何发现问题、表达问题了。
201902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