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的宜人化设计
宜人化设计
到底是个啥
1
壁画的宜人化设计
如何将壁画艺术推向公共空间,使之成为公共艺术,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诗意部分?又如何把壁画艺术推向大众生活,协调壁画艺术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艺术壁画更多的是应当探索人与壁画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和人的接受状况,使公众真正接受与喜欢壁画,使壁画真正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2
“宜人化设计”之概念
壁画宜人化设计是使壁画与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因素相适应,以求得人 -环境-壁画的协调和匹配,从而使观赏者和“介入”其间者与壁画之间的主客体界面趋于淡化,使生活的内在感情趋于悦乐和提升,获得亲切、舒适、轻松、愉悦、尊严、平静、安全、自由、有活力,等等有意味的心理活动 。
设计的最高目标不仅是使壁画拓展深化至心灵教化、精神成长的层面,而且使人与壁画的和谐关系转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让人感到社会的温暖,人与人之间亲密,人与物之间和谐。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们的思想境界,改善国民精神素质,建立美好的道德情操、社会风尚。
3
壁画 宜人化设计之原因
(一) “人文关怀”思想的必然结果
就社会绝大多数的生活水准来说,壁画设计是伴随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而渐次提升的。在现代,社会经济水平发达到较高程度时,人们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以关怀大众为主题的艺术思想成为价值主流,弘扬人文关怀精神成为当代任何门类所要涉及到的问题,壁画设计也不例外。
壁画宜人化设计就是在此思想影响下的必然结果。壁画作品是人的创造,观赏者也是人,因此人是作品的中心和尺度。
这种尺度包括心理尺度,而心理尺度的满足是通过设计宜人化得以实现的。离开了对人心理需要的反映和满足,作品设计便偏离了正轨。正如美国设计家普罗斯所说的“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
(二) 壁画 作为公共艺术的基本要求
古代中国的寺庙壁画与欧洲的宗教壁画都是以宗教内容为主题的,是宣传宗教进行教育的手段。那时的壁画承载着人类的信仰和精神世界,因此,它的教育功能和宣传功能是首位的。
而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人类更加重视人类自身的价值、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现代人每天都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中,他希望在所生活的环境里能够感到舒适便捷,这个观点成为现代人生活理念。壁画的功能也随之改变,满足人的视觉需要成为主要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壁画设计强调宜人化,完全是设计本质要求使然,决非完全是设计师追逐风格的结果。
三、 作用于宜人化设计之关联因素
宜人化的思想观为壁画设计师提供了新的思考点与切入点。它能改变创作思考的程序,设计师的思考重点从壁画内容、色彩、材料、尺度转到壁画放置后对观众心理的影响,考虑壁画与环境的适应性,考虑壁画满足观众生理心理和情感文化的需要等。
4
“宜人化设计”需考虑
(一)环境因素
设计离不开环境这一观念,已成为设计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设计正确与否的论断,它的各种价值的鉴别与判定,也只有将它放到相应的环境中才能完成。整个设计活动过程,都要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艺术壁画必须要研究建筑,研究自然环境,研究人文环境,而且要考虑到壁画完成以后营造的气息,要适合公共环境或者是人生活的环境。
“一幅理想的壁画必须在内容上与形式上符合建筑的使用目的和审美要求,即符合建筑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所以建筑对壁画具有某种制约作用” 例如,娱乐场所壁画要轻松活泼;行政建筑壁画要富丽端庄;纪念性壁画要庄严肃穆……天文馆采用天体神话“牛郎织女”或高科技的形式等;旅游宾馆采用当地风景名胜或人文故事等题材,都是很得体的。如果文不对题,就会令人莫解。
(二)人的因素
壁画的创作、欣赏或评价离不开人,人的需求决定了壁画的形态,而负载需求与功能的形态作为外在表现又为人的需求服务。因此,从根本上说,形态设计不是为了形态本身,而是为了人,为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对壁画空间形态的研究也就不应该仅限于形态本身,还应该进行人与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
壁画是一门视觉艺术,主要作用于人的心理,所以,对观众心理的把握,将会有助于壁画创作。对于公众的观赏心理进行考察和分析,首先要分析观众的心理需求和随机性。
“分析影响观众心理需求的内环境和外环境,亦即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个体因素主要有观众的年龄、性别、个性和工作、家庭;社会因素则有社会文化、社会群体、社会阶层和社会心理现象几个主要方面。”
5
“宜人化设计”欣赏
动态欣赏
动态观赏,即人们在室内外流动的幅度较大,观赏时间相对较短促(特别是在车行过程中) , 如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壁画。人们在行进中观赏壁画,大都来去匆匆,因此,对这类壁画的要求是必须“耐看”,即从任何角度看都能给人与美的享受,就是要有动态视觉效果,壁画设计从动态视觉效果上去把握。
而且壁画要求在瞬间给人以清晰的印象,采取简单、明确、有力、整体感强、大效果好的构图方式,比如运用强烈对比、大块的色彩、简洁的线条等刺激视觉的表现手法,使人在一瞥之下就能一目了然,获得完满的感受。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瞬间看东西时不可能一眼就看清楚整个对象,而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这种先后顺序即是视觉流程。
视觉流程对动态观赏的壁画设计而言,有着多方面的作用。例如,壁画所处的空间是作为交通枢纽的地铁站,人们到此的目的是为了迅速地到达想要去的地方,(这一点同时决定了壁画观众的心理状态和群体特征),人们在以极快的频率聚散更迭,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观赏艺术,但是他们又不得不面对眼前的画面,这时壁面对于乘客来讲是具有强制性的。
忙于奔波的人需要的是安静、亮洁与舒适。因此,行进中观赏的壁画的形态应该是简洁流畅、结构紧凑而不是宏大叙事,在色彩上则是明快而不过于艳丽。使疲惫的人眼前一亮,感到轻松。
静态欣赏
相对的静态观赏,是指观众在游览中驻足流连,呈相对静止状态观赏景物。由于观众观赏壁画时间较为长久,少有干扰易于观赏,这种壁画类型多出现于宾馆大厅、展览场所、学校等场所,多为静态空间构图,观众犹如看一幅风景画,印象深刻。
这类壁画的设计应注意壁画的大小、比例、结构,这些要素要符合观众的观赏尺度。把握好壁画设计构图是十分重要的,壁画的这种构图多体现在如何表现空间的序列性上。
要求壁画设计者在创作的时候考虑变静止的思维为流动的思维,变焦点的透视为焦点与散点相结合的透视,以此来适应人的这种规律,防止视觉上的紧张感和矛盾感;再次,各种设计要素应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安排,以造成视觉上的连续感、秩序感和韵律感。
6
小结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大。壁画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填补着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在不断追求优化城市环境,创造安静、和谐、轻松的生存氛围。
壁画设计是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一起发展的,因而,在新的变更越来越快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下,壁画设计理论的发展必须要与其相适应。研究壁画的视觉元素与观众的互动、融合以及用宜人化来表征发展趋势,是壁画设计的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内容。
宜人化设计为壁画人文关怀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使壁画更易被广大观众接受并且喜欢,近而也提升了人文关怀的层次。壁画设计师除了研究壁画自身之外,作者觉得更多的是应当探索人与壁画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和人的接受状况,这有待于我们在实际的设计中进行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