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7 论语《雍也篇第六》6.27-6.28

作者: 墨砚琴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9-09 23:37 被阅读0次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能广博地学习文献,并且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违背正道了吧!”

【我的收获】

畔:同叛。

学习增长见识,自律心存敬畏。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只学习知识,不注意个人品德修养,会变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容易走上邪道。例如,古代很多奸臣,不乏知识渊博者,但最终因为丧失道德伦理,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人民所唾弃。

这篇与“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意思相近,要做到文理兼修,不偏不颇。

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了。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我的收获】

说:通乐,高兴。

失:发誓

所:如果,假若。假设连词,但只用于誓词中。

南子:卫灵公夫人,容貌美丽,个人名声不好,长期把持朝政。

子路耿直,对于孔子敢于直言批评。除了性格,恐怕和他与孔子年龄相仿有关。他只比孔子小9岁,是孔子最早一批的学生,也是跟随孔子最长时间的学生。

这篇对话能收录到论语中,我想可能是想说明孔子的开明,学生可以对老师的行为提出质疑,而作为老师,不以为师自居,而能以平等的态度答复学生。

另外,也可能是想通过这样师生的对话方式,击碎外界的谣言,以正视听。

至于有些说法,比如认为孔子这么夸张的回复,有点心虚辩解,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又或者批评子路不明就里,这样鲁莽指责老师的行为不对,等等,我倒不太认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87 论语《雍也篇第六》6.27-6.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oa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