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5日,是我进行语音写作训练的第1191天。
这一天,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10万字极限挑战。
这篇文章来记录下10万字挑战成功的背后。
1. 10万挑战?太难了吧!
在过去的1190天里,我在训练的稳定性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在爆发性上却乏善可陈,一共只进行过两次语写马拉松。
其中一次还是在2019年1月份,接触语写训练的第一个月。
我一直认为:单天完成10W字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首先,它需要时间。
最开始的时候,我的速度还不是特别快,我也没太往极限挑战这个方面去考虑。
但当我的速度可以稳定在300字/分钟以上之后,我仍然觉得,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想到要准备5-6小时的时间来完成这件事,下意识地反应就是“不行,我要带孩子,我没有这么多时间”。
完全忽视了语写同伴中,有不止一位妈妈在带不止一个娃的情况下照样完成了10万字,甚至更多的挑战。
其次,它需要灵感。
在之前仅有的两次语写马拉松训练中,我也品尝过“弹尽粮绝”,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就强行凑字数的滋味。
5万字尚且如此,更何况10万字呢?
不行,我肯定不知道该说些啥,还是不要立这个flag了。
立了又完不成好丢人。
最后,它需要意义。
10万字(甚至更多字数)的极限挑战,是一件大事,耗时耗力。
既然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我也没能幸免,开始问起了意义。
但从上面两个“理由”就能看出来,我这样的想法自然是挖掘不到意义的。
更何况,很多时候,找寻意义实际是个伪命题。
2. 同侪给力,干了再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伙伴不断地挑战成功,我的DNA不动是假的。
清明假期,清茶大人完成单天40万字的挑战,也出现了单天有三位伙伴同时完成20万字的挑战,还有连续三天进行极限挑战的小伙伴。
恰好我家小朋友去了外公外婆那儿,我没有带娃的任务,便开始认真评估进行一次极限挑战的可行性。
如果不用带娃,那就意味着我几乎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所有的时间。
既然有时间,那就先不想灵感啊,意义啊这些有的没的,三年多的训练不是白练的,我对于自己在过程中的调整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前一天晚上,我大致做了一下时间规划,没有做太多的准备,第二天就正式开始了。
整个训练过程比我预想得要更轻松。
从下图可以看到,我一共分了四次进行挑战,中途也有午餐和休息,确保每一分段的训练状态都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上。

就这样,经历了5小时13分钟,我在下午5点之前顺利完成了整个挑战。
3. 总结经验,下次再战!
事后回看这次挑战,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总结,供自己复用,也给其他伙伴参考。
首先,规划时间,胸有成竹。
规划分成两部分。
一是自己的语写速度,这大体决定了整个挑战的总耗时;
二是时间的分配,分几次,每次多长时间,分别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进行挑战。
我目前的语写速度大约在每30分钟1万字左右,那么完成10万字大约需要5小时左右。
考虑到速度的波动,可以预留至少5.5小时。
如果进行更高级的挑战,时间资源更紧张,更要仔细评估。
明确总时长之后,我们要考虑得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分段。
这次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分3次,每次100分钟左右进行训练,并在下午17点之前完成挑战。
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意外,最后我一共分了四次完成了全部训练,也还算OK。
其次,及时休息,保证体能。
挑战过的小伙伴都有体会,语写极限挑战是一个体力脑力的双重挑战。
对于喜欢边说边走的伙伴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对于首次尝试挑战的伙伴来说,我会建议把每次训练的时长设定在自己日常训练的长度,或者稍微长一点即可。
比起一开始猛冲,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的节奏。‘
这是一种更节能的方式。
而少量坚果、能量饮料、再安排短暂的休息,对于体能的恢复更有帮助。
最后,相信自己,终将胜利!
最后一条和前面两个建议的不太一样,但我认为它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
拖了这么久,我才完成第一次挑战,最大障碍在于我对自己没有信心。
但当我一咬牙一跺脚完成之后,回头看,发现自己完成得很好。
不仅如此,我还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做得更好。
很多时候,我们用想象给自己设置了界限,设置了边框。
行动是我们冲破“枷锁”的最佳武器。
它不仅可以带来最真实的结果,同时它也会带来切实的具身感受。
想法和行动互相影响,为我们自身的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经历,我相信下一次的极限挑战很快就会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