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打开这个写作页面,心中还不是很确实要写什么,因为其实心中是有一个预期的,就是今天阅读完成了一本叫做《存在-人本主义治疗》的书,是要写一下这个读后感的,可是就算是读完了,感觉这个东西还是应该要多读几次才可以理解的吧,是有一点点难度的吧。
那最明显的特别之处在于,存在主义特别强调这个在场,其实这是一个不太好翻译的词,就是说你可能是要活在当下,并且与自己的体验联系在一起,如果这样说的话,我自己感觉在好多书中都是有读到这个观点的吧,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武志红的书也有这样的描述。我们在做了恶梦之后,本能的反应是想要快点醒来,远离当下的体验,可是武志红说,不想动,就让这种感觉流动起来,去感受,放开自己,这样,当体验可以流动的时候,便会发生转化。而在这本书中,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当我们的创伤体验冲击的时候,不要跑,去感受它,特别是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的感觉,或者你可以用手去触碰这个部位,去体会这时候的感受,情绪,试着表达出来,去体会情绪背后的意义或者是价值。其实同样的观点,在艾瑞克森的催眠观点中也是有提到的,遇到一件事情或者是一种感受,不要逃避,要优雅地进行表达。也就是说,面对问题,我们试着将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表达,而不是去逃避问题,这样我们的目的就是增加了生命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确实是比如叙事心理治疗,还有这个ACT都是这样的目的,之不过,名称不一样,叙事心理称故事的多样性,ACT称为心理的灵活性。而存在主义是指增加我们的选择,而不是拿走我们的选择。
在书中,举了几个例子,也不知道怎么得,我自己是会觉得,自己可能确实是无法治疗这样的患者,呵呵,其实自己做咨询也才做了几例,有这样一种感受也是很正常的吧。
但是在这本书中,还是带给自己一些启发,就是说要和自己的体验来保持一致,我现在觉得这是很难做到的吧,就如同,我自己在写作的时候,甚至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自己就是会有一种担心,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但是同时自己也感受到,如果你不写,就会一直写不下去,就是要去写,没有什么写的时候,就随便写,但是不能不写。
在阅读这本电子书后,自己立刻购买了一本纸质书,确实也是不贵,因为感觉还是有重新阅读的可能性,在买这本书的时候,在网上搜索的时候,还看了一些网络课程,其实也不贵,感觉也是很好的,我就顺便买了下来,因为我感觉,这个存在主义的课程,应该是合适我的。
我自己目前受困的就是存在主义的几大主题:死亡 自由 孤独和无意义。
而我目前最难的就是孤独与无意义,在这方面,我自己是学习了许多心理学的知识,还是有一些课程,可是感觉还是不太完全理解或者是可以整合起来,但是有的时候,感觉,有一些东西你一定要去经历,当你阅读增加的时候,你也可以看到自己的防御,比如害怕受伤,就不去深入一段工作或者是感情。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是没有充分地展开过一段生命的。当然认识到这一点还是很开心的吧。
因为觉察是改变的前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