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认知里,家庭关系一直是我视若为首位的关系,出嫁前与父母的关系、出嫁后与丈夫的关系、有了孩子与孩子的关系,每一次的角色转变都让我秉承着一个信念“全身心地爱他们”,在我的字典里家庭的关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亲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似的亲密。
但近期北大才子吴谢宇弑母案件审理中的对话不断公布,网上对于这个案件的分析也是层出不穷,今天无意中看到了武志红老师有关吴谢宇案件的心理分析,结合着庭审和对病态共生关系的剖析令我后背发凉,陷入无尽的深思,这是近期我看到过的分析最透彻最深入也最令人反思的视频。
武老师说“所有的爱都指向亲密,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中国式的父母常常以爱为名肆意地控制着自己的孩子,读好书、考好试、上好学似乎成为了乖孩子好孩子的标签,他们似乎把孩子当成了工具人成为世俗炫耀的资本。这种亲密的关系在学龄前儿童时会给予孩子很强的安全感,孩子会表现出自信与强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了独立的人格并想自己成为某一类人时,这样的亲密关系会成为孩子的束缚和困扰,有的孩子虽然依然还是听话的孩子,但在他的内心中却压抑着一个小恶魔,亲密关系束缚的越紧这个小恶魔就会越活跃,当这个小恶魔超出了本我的限制后,它就会为了自由而向亲密关系的主体宣战,极端情况就成为了“吴谢宇”。
吴谢宇,世俗社会中的标签定义为他是一个完美的小孩,而他的完美人设给他自己带来的是什么呢?是一颗压抑的内心和扭曲的灵魂,他习惯于与女朋友、母亲建立起共生关系,他没有自我似乎他的人生都捆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他所有的标签似乎只是他认为母亲用来炫耀的资本,他甚至想成为审判者来重新制订游戏规则。在庭审的对话中,他擅自替母亲做了选择,他步步为营为自己辩解,他利用别人的共情来活得饶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纵使你天赋异禀、努力奋进,一旦三观发生了偏离,带来的灾难是具有毁灭性的。
他的案例虽然是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极端案例,但是足以让我们好好反思如今的亲子关系以。中国是个重视家庭关系的人情社会,母亲的角色往往赋予了女性更多的“女主内”的责任,他们负责着孩子的吃喝拉撒,他们的生命使命似乎从以往的成为更好的自己转变为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自我人格的缺失常常会产生“母子共生”的错觉,似乎孩子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孩子的喜怒哀乐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当孩子逐渐长大以后需要独立分离时,这些妈妈往往舍不得放手,她陷于孩子的共生体中不能抽离出来;而孩子在这样的关系中产生了依恋变成了社会上的巨婴,始终以自我为中心,当周遭一切境遇都不变时这样的平衡一直维持下去,一旦有了变动打破这样的平衡,母亲或者孩子总有一方会因为这样的失衡而失控。
这样的情况势必需要我们的亲子关系从亲密到分离,作为母亲我们应该也理所当然要有自己的生活,孩子只是我们人生功课中的一门必修课,其他的课程也一样要修满学分才能毕业,我们常常教导孩子不能偏科,在人生这个学校我们要做好榜样,平衡发展,不准偏科;作为孩子我们的人生自己做主,你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你的人生势必会不同,这样才有了我们五彩缤纷的世界,你也要学会独立,因为在你幼小无助时母亲已经给予了足够的亲密关系赋予了你足够的安全感,你只需要选择勇敢去尝试,去探索,当有一天你会开心地拉起妈妈的手,发自内心地对她说一句:“妈妈,谢谢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