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顾蓝皮书
1.投顾客户调研
投顾客户以“25-35岁”为主,对新鲜事物姐搜能力上课,也对资产配置有强烈的潜在需求。
在投顾使用过程中呈现明显的“重投轻顾”,过分追求短期利益,缺少对个人投资的长期规划,要解决当前行业“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基金投顾机构需要担起投资者教育的重担,提升客户成熟的长期投资意识和理念。
2.美国经验
在美国投顾市场发展初期,其提供的服务仅限于在单个目标基础上提供单纯的资产管理及资产配置服务,随着服务供给方对投资者的行为引导及投资者对财富管理越来越多的知识储备,投资者对行业的理解逐渐正确且深刻,服务需求逐渐拓展,投顾业务领域逐渐包罗万象,包括养老、教育、保险、税收等多个目标领域的财富规划。根据SEC的统计,目前占据主导的服务内容主要为面向个人和机构客户的组合管理、金融规划和养老金咨询服务。目前为止,美国投顾市场已逐渐形成以多目标为导向的全生命周期财富规划综合服务。
3.中外投顾差异
需求差异:
(1)个人养老需求
美国养老体系第二、三支柱占据主导,中国则主要由第一支柱承担。
(2)居民避税需求
美国以直接税为主,主要向个人征税,中国则以间接税为主,主要由企业纳税
(3)投资偏好:权益VS 固收
美国公募基金结构中权益基金占据主导, 中国则偏向固收基金。
服务差异:
(1)被动管理 VS 主动管理
美国市场被动型产品规模已占据半壁江山,中国仍是主动管理占据绝对主导。
(2)财富规划 VS 策略组合销售
美国投顾服务已形成以目标为导向“全生命周期”财富规划模式,中国侧重于策略组合销售。
(3)买方思维 VS 卖方思维
美国市场已形成成熟的买方投顾思维,中国尚处于卖方投顾思维。目前美国已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服务模式,按资产规模比例收费及固定费用为向客户端收取费用的前两大模式,产品代销收费已被边缘化;中国市场不少机构的一线业务人员在向客户端提供服务时,依然停留在销售思维, 部分券商把“投资咨询业务收入”与“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划等号。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投顾市场已进入成熟阶段,机构卖方咨询和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投顾业务已分离为两个体系,投顾模式的变化是市场自发演化的结果;而中国投顾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思想处在转型期,机构买方投顾业务的发展受销售业绩限制,且大众对于买方投顾认知并不全面,对于收费的投顾服务还未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