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几次读《黑暗之心》了?大概是第六次。
读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摄人心魄。
读过之后作何感想?仍是一个解不开的谜。
接下来想做什么?反复反复地去读这部小说。
《黑暗之心》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籍荷兰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它讲述了一个英国船长乘船从欧陆到比利时殖民下的刚果腹地并最终回到欧洲的全过程。寥寥几十页的一篇小说,为何有如此魅力?大概是因为它是一个谜,可能的谜底隐藏在不经意的细节里。不断地、反复地去读,才有可能揭开谜底。而解开这个谜的意义又何在?加深我们对存在的认识,而后选择存在的方式。对于小说中故事内容的讲述者马洛来说,整个故事是一个自我寻觅的过程;对于读者亦是,它让人逼视内心,看有无需要洗涤的污点,看有没有阳光射不进的地方,看自己是否是一具没有德行的空壳,看内心是否存有爱与信仰;哪些品性是需防戒的,哪些又是应该珍惜的。它使人发问:人类生存最终的基石是什么?显然不是名利,它们让人变得空洞浮躁;小说中人物展现出的爱与信仰又是如此的盲目无望。也许整个图景就是悲观、暗不见天日的。这绝望的境地反倒督促我们去寻找生命的基石,从而打破黑暗。即使这寻找是徒劳的,黑暗是无法打破的,也不应弃了这找寻的努力。《黑暗之心》卯足了悲剧的色彩,起到净化人心的作用;对于黑暗的揭示彰示出对光明的渴求。
小说人物马洛四处寻觅真知皆撞壁,每一处看过去都是黑暗。能够冲破蒙昧的真与爱找不到,生活被绝望笼罩着。我们生活的像是柏拉图洞穴理论中的囚徒,在黑暗里,看到的只是影子,而非真实,无法走出蒙昧的洞穴,无法迎来光明。依柏拉图所言,走出的方法是教育、是启蒙。马洛的讲述意在此。小说实际展现了两种黑暗的存在方式,一是欧陆人由名利虚荣造成的无知,一是非洲人由原始野蛮造成的黑暗。马洛犹如一个出洞又回洞的囚徒,他从一种蒙昧到另一种蒙昧而后回归,四处所见皆为黑暗。但正是他对黑暗的认识,让他见到一丝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即光。他的讲述犹如把这一丝光传播开来,烛照我们对生活的理解。
小说明示:整个殖民是个谎言,是企图用冠冕堂皇的语汇来粉饰纯粹的屠杀和掠夺;谎言背后实则隐藏着一个危机,即如何面对荒野。正确的认识她(小说中用女性第三人称指代荒野)、对待她,进而与之相处,犹如人如何面对原始蒙昧的自我,如何认识内心隐含的黑暗、愚昧、欲望,并加以节制。小说实际记载的,是文明人在与原始对话途中的一次失败。原始的荒野始终是无法认识、无法穿越、无法捉摸的。为什么?为什么文明人无法进入原始的丛林?为什么文明的我与原始的我如此格格不入?在以克兹为象征的最密切的接触中,文明人被敬作神,野蛮人被动物一样的处置,两者都没有得到公正、应有的对待。克兹在自己的小册子末尾写道:灭绝野蛮人。实则表达了对原始的我的极度恐惧和完全拒绝承认,生存于不同状态的人之间的相互接受变为一种完全的不可能。克兹之所以被荒野俘虏,是因为他的内心被殖民的驱动力所充斥,即名利,他的灵魂形成了一个德性的空洞,荒野得以进驻。小说进而发问,人何以能够对抗荒野?需凭借他生命的力量、生存的基石。那是什么呢?用儒家的话,是“仁”;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是社会的人,即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与关爱是人的本质属性。这样一番解读也许是对原小说主题的一种狭窄和弱化,但仍不失为一种解读。它还给我们提了一个省,今日生活中的物欲,犹如一个欲望的黑洞,如何面对它,是对当今人的又一番考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