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宪问篇》测试

《宪问篇》测试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3-11-18 09:08 被阅读0次

    一、熟读经典,完成以下衔接:

    1. 子曰:“有德者必有,有言者不必有。仁者必有 ,勇者不必有。”

    2.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3.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子路问君子。子曰:“ 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 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尤病诸。”

    二、将下列经典句子译成白话文。

    1.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白话文:孔老夫子说:在上位者如果能好礼遵从礼,那么百姓就容易服从命令了

    2.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白话文:孔老夫子说:对于骥这种良马来说,称赞他的不是他的力气,而是他的德行啊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

    白话文:孔老夫子说: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哪种良德良能啊

    三、由“子曰”引发的思考。

    1.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孔子在这里警醒我们,“能做到富有却不骄慢,可能比较容易;但贫困而没有怨恨,确实很难的啊。”

    《学而篇》第15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学有所得,向孔子求教: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傲慢,怎么样?孔子说:还算可以。但(仁者止于至善),还不如贫而乐道,富有由好礼啊。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人,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

    孔子还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中庸》讲,“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不管是处于贫贱还是富贵,不管在哪个地位上,作为儒家的弟子,都要安心,都要安贫乐道,安分守己。不以外在的生活条件来论断人生价值的高下。所以,夫子称赞颜渊,“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处贫而不怨的代表。而子贡善于经商,“不受命而货值焉,亿则屡中”,能做到富而无骄。因为条件好,就有了更多的帮助别人的资源,所以孔子说“贫而乐、富而好礼”,至少要做到无骄无怨,在无怨的基础上能够知命乐道,在无骄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地好礼。

    苦和乐,其实不在于贫和富。贫和富是外在的,而真正可靠的快乐一定是来自内心的下学上达,才能不怨天,不尤人。

    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尧舜时期的学者都是希望自己能学有所得,现在的学者则是希望自己被别人所知晓。

    “为人”和“为己”的核心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将所学用来实践。“为己”的人既有学,又有习,学到的道理就去践行,最终变成自己的德行,是上达之学,故“日进于高明”。而“为人”的人则不同,学来的东西不会真实地去践行,是为了外在的功名利禄而学,学的只是文字和文章,是为了在他人面前显扬自己而学,是表现给他人看的,这是下达之学,故“日究乎污下”。

    云门隐者说:“为己、为人,本末悬殊也。舍本求末,未有不败者也。而固本则济于末,立己而立人,成己而成物者也。”孔子也并非不主张学以致用,为人服务,而是要以为己为本,为人为用,才能达到为人的效果。孟子举伊尹、伯夷、柳下惠都是为己之学的人,而其影响别人的效果自然而见,所以都列圣人之列。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立己达就是为己,立人达人就是为人。孔子并不贬低为人之学,只有以为己之学树立自己的根本,没有不能为己而能为人的。

    真正的为学者一定要清晰学习的意义和目标,有了正确的方向才不走冤枉路。真正的为学者,就是“为己”,修改自己、提升自己,决不会懂得了一点皮毛,就急于去跟人家讲道理,更不能借着讲述这些圣贤的道理,而去谋求利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宪问篇》测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du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