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赵氏孤儿》,感觉三观受冲击。
前四十分钟的剧情处理得还算是不错,
围绕赵氏父子与屠岸贾、君主、公公,
矛盾冲突集中,节奏紧凑,线索明晰。
赵氏一族被灭,危急关头,孤儿出世,
程婴牺牲自己的妻儿,救了赵氏孤儿,
到此为止,算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尤其公孙杵臼与程婴救孤,扣人心弦,
场面惨烈悲壮,这份大义,令人钦佩 。
但是接下来的剧情,我表示看不懂了,
认贼作父勉强可以理解,知己知彼嘛,
但是明明有一百个机会,杀死屠岸贾,
报仇雪恨,为什么非得等到孤儿成人?
为了保命?保谁的命?虽然影片的最后,
赵氏孤儿终于认清事实,杀了屠岸贾,
但程婴也死了,赵氏孤儿难保不会死。
用程婴的话说,要让屠岸贾生不如死,
但生不如死的,分明是程婴和那孤儿。
所以,影片四十分钟之后,没啥意思,
认贼作父,让屠岸贾生不如死之类的,
无非是不想让屠岸贾过早地下线罢了,
孤儿除了身份再也没有什么其它价值,
程婴的戏份也不好再加,为了大家好,
只能死死拖住屠岸贾滚蛋下线的步伐。
另外,倘若根据马迁的《史记》记载,
让程婴带着赵氏孤儿早早地避匿深山,
那么,屠岸贾早就领盒饭回家睡觉了。
本来一个忍辱负重,杀身成仁的程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