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作业》电子书刚在得到app上线时,罗胖推荐过,当时我听到书名就跳过,认为是自己对他不感兴趣。
最近学习视频剪辑,在找教程时关注了一个博主,看到她说她27岁转行做剪辑师时,曾担忧入行太晚,后来看到《张艺谋的作业》这本书,被张艺谋的故事激励,经历一番努力,在行业里也做出了一番成绩。有时候跟一本书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这本书由张艺谋讲述,方希执笔,记录了张艺谋从一个纺织厂的工人,开始自学摄影,到电影学院上大学,后来当上导演,包括指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故事。
张艺谋初二辍学下乡当知青,21岁在纺织厂当工人,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美术和摄影训练,不能脱离工作岗位,也没钱搞设备,但凭着对摄影的热爱,他用攒了三年的工资和献血补助买了一台相机,一有空就去摄影。书中有大量张艺谋早期的摄影作品,每一张作品下面都用端正的字体写着创作理念和感想,这种用功程度谁看到了都佩服。试问自己,在那样的条件下,能做到如此用功地去钻研一门不知道有没有用的功课吗?
那时候的相机都是胶卷相机,拍摄成本很高,而张艺谋又没资源,为了解决摄影耗材问题,他用了一个方法:把自己“工具化。”
他相信,只要自己对别人有用,就会有机会。因为他字写得不错,他就有意识地发挥这个特长,苦练各种字体,主动帮厂里办黑板报,刷标语,刻钢板油印,加上会拍照片,工会和宣传科的人要办活动,都会叫上他。这样一来,他就有了公费摄影的机会,可以把用剩的胶卷、相纸、冲洗药水留着自己用。通过把自己“工具化”,他解决了摄影耗材的问题。
张艺谋说:
“工具不是个坏词儿,有用,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深入骨髓的价值感。”
他的故事让我重新理解“工具人”这个词,平常跟设计师同行们聊天,常会自嘲自己在公司就是一个工具人,这种自嘲之一是一种无奈和不满。而张艺谋的故事告诉我们,做工具人,也是有价值的。做工具人,就要有成为工具的本分,把自己打磨锋利,组织或领导用得顺手,自然就会想到你,这也是一种有效“抱大腿”的方式。
解决了摄影耗材问题,但是没有系统的摄影知识,周围也没有专业的人可以请教,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水平呢?
张艺谋用的方法就是下“笨功夫”。
他把图书馆能借到的摄影相关书籍都抄下来,不管懂不懂,全部抄下来,整整抄了三年,抄多了,以前完全看不懂的知识,慢慢也懂了一点。抄完书之后,看到书中提到构图的重要性,他就毫不犹豫地相信,去做大量的构图练习。苦练眼力,精准构图,减少胶卷的浪费,书中大部分照片都是直接放大可用,不需要二次构图。
这种练习,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让他在上大学后在功课上也没有落后太多那些城里的学生,也一直影响着他的拍摄风格,在当导演之后,他一眼能看出镜头的位置对不对,能用十分精准的语言指导摄影师。
在自己眼界有限时,把基本功打磨好是学习一门技术的好方法。现在许多小白学一门东西,容易挑三捡四,一部分原因就是选择太多,缺少一种死磕精神,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急于求成,总想一下子吃成胖子。
比如学画画,许多人就喜欢报那种零基础系统课,一周完成一个基础模块,学完课程就觉得能画好,而最基础的造型部分,却很少用心去打磨,等于画了很久,发现进步不大,就会有失败感,容易放弃。像张艺谋这样,认准一套方法论,死磕它,吃透它,等有了自己的一些领悟之后,再去拓展更多,或许能走得更远。
而张艺谋有机会去上大学,也是因为在参加活动时认同了一个人,他告诉张艺谋,最后一批面向社会的大学生招生了,让他抓住机会,还告诉他电影学院有个摄影系,适合他这样有专业特长的人。在学校面试的时候,他因为超龄被拒绝了,后来又想办法走特招路线,精心准备作品集,托关系送到领导那里,最后才获得一个特招入学的机会。去到了北京,他才开始见世面,之后就更加刻苦学习,化焦虑为动力,是学习上的“卷王”。
张艺谋说:
“你没有办法辨别什么是机会,没有人能长一双慧眼,看到机会的来临。你只能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往往是准备之后你做了临时性的选择、不知深浅的决定,正是这些准备,让你的各种选择和决定改变了命运。等你若干年后回过头看,你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次抓住的就是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