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掌控习惯》读后感

《掌控习惯》读后感

作者: 凡宝余 | 来源:发表于2019-12-14 20:58 被阅读0次

什么人可以减肥40磅?

什么人能够学习好一门外语?

什么人能够持续练习一门乐器?

为啥我们认为某事很重要,但似乎从来都不为它抽出些时间?

......

带着这些疑问,我阅读了《掌控习惯》这本书。它是一本深入探究如何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的系统方法论指导书,

作者坚持认为:如果你很难改变自己的习惯,问题的根源不是你,而是你的体系。坏习惯的循环往复,不是因为你不想改变,而是因为你用来改变的体系存在问题。如果你设定的每个目标都违背人性,那它注定会失败。

因此我们要做到不求拔高目标,但求改变习惯体系。


作者把习惯体系分为培养好习惯和戒除坏习惯两大层面。

那么,怎样培养好习惯呢?

第一定律:让它显而易见

1.1填写“习惯记分卡”;记下你当前的习惯并留意它们。

如果是好习惯,就在旁边标注“+”号,如果是坏习惯,就标注“-”号;如果是中性习惯就标注“=”号

比如说:

醒来喝一杯白开水+

称体重+

听一段英文+

刷牙洗脸=

查看手机-

上洗手间=

改变的开始源自记录。

这种习惯清单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日常无意识行为和行为自动高效化。当然一开始没必要改变任何东西。记分的目标只是提醒自己注意实际发生的事情,就这么简单。

就像《清单革命》里提到的清单能够把大脑不擅长的记忆工作给外包出去,节约脑力,解放大脑,是培养好习惯的一种实用的支持体系,给生活带来更大的灵活性。

我们平时在面试他人或者做项目时候,建立流程规则,其实也是一种清单行为。

1.2应用执行意图:“我将于【时间】在【地点】【行为】。

我们很多时候会把某件任务罗列下来,却往往事情不了了之。比如说,今天要运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类型的运动没有明确。运动只是个任务,而没有细化成具体行动。所以人就很难真正达成这个健身目标。

做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也发现这个现象。问学生怎么考高中考大学。很多孩子回答的很模糊:多加努力。怎么个努力标准是多加?啥时努力,努力做哪些,有啥衡量标准?都没有明确化,导致这些学生很多时候前进方向很模糊。

因此,我们大脑很多时候本能会把任务写下来,却忽略了拆解为具体的行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注意任务和运动的区别,按照smart原则去拆解清楚。

1.3应用习惯叠加: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会【新习惯】。

早上洗漱完后,我将倒一杯水补充身体水分。

当我想要购买1000元的东西时,我将等24小时后再决定。

这种通过旧习惯的提示点触发新习惯的方式,同样有利于我们节省脑力,做出自然反应。

1.4设计你的环境,让好习惯的提示清晰明了。

环境是塑造人类行为的无形之手。

人们选择产品不是因为它们是什么,而是因为它们在哪里。

比如说,人们倾向于购买平视时能看到的,而不是放在地上的物品。

大多数人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创造的世界里。我们要争取成为自己的世界的设计师,而不仅仅是它的消费者。

浙江大学陈海贤老师曾经讲过“环境场”这样类似的概念。比如说自己住的房子就可以这样按照“一个空间,一种用途”去划分设计。卧室就是用来睡觉的地方,书桌就是用来学习的空间。阳台就是用来放松休息的地方......

每个习惯都应有个去处。

第二定律:让它有吸引力

2.1利用喜好绑定。用你喜好的行为强化你需要的动作

正如人们常说的:人不怕苦,怕苦的没有价值。越有自己喜好的内容价值点在前面指引自己,就越容易养成好习惯。

比如说,我自己比较不太喜欢研究财务,内心比较抗拒排斥数据,觉得烦人。但是财务报表又是自己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环。那么,我可以允诺自己在每次接触财报之后可以去看场电影,这样就增强了它的吸引力了。

2.2加入把你喜好的行为视为正常行为的文化群体

人是群体动物,很看重自己在群体中的身份、地位和影响力。所以有一个圈子能够接纳自己,何其有幸。

比如说,自己关注成长进步,就陆续接触到007、新生大学和重构自己等群体,这些群体容许自己去写作,去畅谈成长过程中的喜乐,加速自己的成长进步。

第三定律:让它简便易行

3.1减小阻力。减少培养好习惯的步骤

人本性是趋利避害的。习惯所需要的能量越少,它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反之,一件事越麻烦,你就越不想做。

我自己个人体会,往往一个任务超过三步就很难执行。所以越简化越容易实现

3.2备好环境。 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来行为的环境。

3.3自动化你的习惯。在能够锁定你未来行为的技术和物品上有所投入。

这两点跟上述内容有重复的点,在此就不再赘述。

第四定律:让它令人愉悦

4.1利用增强法。完成一套习惯动作后立即奖励自己。

这点也在前面内容有强调过,不再赘述。

4.2利用习惯追踪法。记录习惯倾向,不要中断。

每天做进餐日志的人比没有做的人减掉了两倍体重。

不过手动追踪时间记录应仅限于你最重要的习惯。

这点是自己值得注意的,自己一直想做时间记录,发现比较繁琐,就很难像大神柳比歇夫那样持之以恒。作者则强调不必记录所有事情,而是记录你所看重的要事,这是个好主意,可以帮助自己减轻畏难的思想负担,更好持续化记录,培养好习惯。

那么,又怎样戒除坏习惯?

第一定律反用:让它脱离视线

降低出现频率。把坏习惯的提示清除出你所在的环境。

几乎每个领域成功都要求你忽略即时奖励,而代之以延迟奖励。脱离视线就是忽略掉即时奖励的一种做法。比如自己花钱容易无节制没有计划性,那就尽量减少随身带很多零用钱的习惯,同时增加取钱的难度,比如支付宝不绑定存钱银行卡。

第二定律反用:让它缺乏吸引力

重新梳理你的思路。罗列出戒除坏习惯所带来的益处。

这有点像李笑来老师提的赋予正负意义的方法,这点作者在书中也有提及,每个行动体系背后都有一套信仰体系。内在激励的终极形式是习惯与你的身份融为一体。

真正的行为上的改变是身份的改变。

比如说减肥不是为了更好看,而是为了健康。

第三定律反用:让它难以施行

增大阻力。增加实行坏习惯的步骤;利用承诺极致。锁定未来会有利于你的选择项。

第四定律反用:让它令人厌恶

找个问责伙伴,请人监督你的行为;创立习惯契约,让坏习惯的恶果公开化并令人难以忍受。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要熟悉人性和大脑运作规律,越懂越有利于自己掌控习惯。

相关文章

  • 2020-05-20

    《掌控习惯》读后感 最早听樊登老师解读的《掌控习惯》一书,深受启发,感触良多,我们很多人都想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 为什么人一旦得到想要的就变心,不再努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本文为《掌控习惯》读后感,文章最后附上《掌控习惯》此书的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

  • 如何养成好习惯戒除坏习惯

    如何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 ——《掌控习惯》读后感 为什么好习惯那么难养成,而坏习惯怎么也改不掉呢?因为几乎所有...

  • 《掌控习惯》读后感

    1.为什么要看《掌控习惯》? 2.想通过《掌控习惯》解决生活什么问题? 3.你最想把这个知识跟谁分享? 带着这三个...

  • 《掌控习惯》读后感

    “掌控” 这个词在最近看得这几本书中频繁出现,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控,想想感觉就很好。要想掌控人生,就必须掌控习惯! ...

  • 《掌控习惯》读后感

    詹姆斯·克利尔 最初知道这本书其实是从樊登读书里听到的,但是樊登读书只是对一本书作一个大致的介绍,把书的框架介绍给...

  • 《掌控习惯》读后感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在一家公司里,有一个女孩很有礼貌,对待每个人都会主动问好。她每天上班进公司大门会向门卫问好,下班...

  • 《掌控习惯》读后感

    拥有好习惯,能够受益终身。 好习惯从无到有,需要一个过程,很多人在过程中被打败了,又被坏习惯拉回去。导致很多人认为...

  • 《掌控习惯》读后感

    什么人可以减肥40磅? 什么人能够学习好一门外语? 什么人能够持续练习一门乐器? 为啥我们认为某事很重要,但似乎从...

  • 《掌控习惯》读后感

    之前听到过一个笑话,有拖延症的人买了这本书,结果因为拖延没看,哈哈。本来是需要昨天完成的阅读量拖到今天才完成,影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掌控习惯》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eh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