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门人有人私下记录其言论(指记录编写《传习录》的行为),他听说了,便说:圣贤教人,好比医生用药,要根据病情开药并调整药方。如果治病拘泥与特定药方,教人拘泥于特定言论,那多是害人。
甚至,以上这一条观点,也不应该拘泥。不应该拘泥于“不应该拘泥于特定说法”的说法。
如孔子教导子贡,便不愿多说,因为子贡“专求圣人于言语之间”,孔子“以无言警之”。而面对颜回,他便可以畅所欲言,因为颜回“默识心通,无不在己”。
这个小故事里有个非常有趣的悖论,就是语句的自我反对。如“一定不要相信任何语句(包括这一句)”。罗素曾将其描述为理发师的悖论:一个小镇的理发师说“我为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那么他符合“不给自己理发的人”,那应当给自己理发。如果他给自己理发,那么他不符合“不给自己理发的人”,他不应给自己理发。
即便不对这种言论做更细致的分析,我们也能感觉到其中的纠结意味。然而许多悖论,并非由于客观世界自相矛盾,而只是我们对世界的描述自相矛盾,简言之,是我们思维的问题。
治病救人,与教育学习,关键在于改变对象的状态,至于是否依赖特定的药方和言论,并非衡量对错的标准。就像刻舟求剑,非要说剑是从船舷的哪个位置掉下水的,有思维能力的人应该说“哪个位置都不是”。但怎么可能哪个位置都不是呢?难道剑是凭空消失的么?这么说只是警示那些不顾船的移动而试图下水找剑的人。
事情的发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可能规律有千千万万,如果找错了判断标准,便很难实现目的。这时就表现出“需要遵循,但又不能遵循”的纠结状态。但如果找到了标准所在,那有古法可依,有古训可读,自然比什么都没有要好一些。
当然,生活中最困难的就是,在真正找到标准前,我们找不到标准。这看似是句废话,结构与先前的悖论类似。一个难解的悖论,化为一个易解的悖论,也不算是完全无用功。开始做事,总是瞎做,但瞎做多了,或许慢慢就能找到门道。瞎做、悖论、纠结总是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