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告诉别人我正在学心理学时,我得到的第一回应总会是:“那你能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如果我在撒谎的话你能看得出来吗?”然后我总会很无奈得告诉他们:“This is not what psychology is about.”(心理学不是研究这个的)起码心理学不是只研究读心和测谎的,否则每年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心理学学生毕业,每个人都一眼洞察别人内心的话,这世界不就乱套了。虽然如此,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还是在测谎这一领域有所建树的。而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谎言的心理学实验。
来自英国的心理学家Samantha Mann和他的同事是英国现代心理学界在研究撒谎行为领域的专家,他们于2003年发布了一项对犯罪嫌疑人撒谎行为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希望通过观察犯罪嫌疑人的神态动作来解决案件审问时的难题——究竟如何判断他们是否在说谎呢?
试想如果我们是犯人,被审问的时候必定紧张,特别是在需要撒谎的情况下,我们很有可能会不自觉得透露出紧张的情绪——我们可能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可能说话会结巴,也有可能频繁移动我们的头和手,或者频繁地眨眼睛。如此推想,如果警察观察到这类紧张的动作,是不是就表明了犯罪嫌疑人正在说谎呢?
为了得出答案,Samantha Mann和他的同事向英国肯特郡的警方借来了多个犯罪嫌疑人被审问时的录影带。这些犯罪嫌疑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最初的审问中,当他们被要求回忆案件时,他们撒谎了,而最终警方找到了有力证据证明他们的罪行,所以在另外一次审问中,他们被迫只能坦白所有犯罪事实。心理学家们找来他们撒谎和坦白时的录影带,并请了两个不知道实验详情的观察者对这些犯罪嫌疑人在录像中的行为进行记录。这两个观察者对近10种可能出现的小动作进行数量的统计。
结果出乎意料,我们认为最有可能伴随着谎言而出现的紧张不安的小动作并没有在犯罪嫌疑人撒谎时增多。相反得,犯罪嫌疑人在说真话时眨眼的次数比要撒谎时要多,而手部头部的小动作、视线转移和结巴的现象都在没有因为撒谎而增多,这些行为出现的频率在撒谎时和坦白时是一样的。唯一符合我们预期的就是他们在撒谎时话语间的停顿比他们说真话时要多。
心理学家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在撒谎时,比起紧张,我们更需要思考,而思考时的认知负荷让我们倾向于不做小动作。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发呆”,如果我们陷入了思考,我们会集中注意力到思考的内容上面,从而减少了像眨眼这样的动作。
心理学实验的目的就是如此,心理学家用最严格的控制做出最精密的实验,从而测试我们平常认为理所当然的一些行为规律是否正确。那心理学家究竟有没有给出关于测谎的真正有效的建议呢?我认为Eye Accesing Cues(EAC)模型是一个有效的工具
事实上,人的大脑在活动时,眼球通常都会或多或少地进行转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晚上做梦时眼球会转动。从这个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从观察者的角度看,即从你的角度看,如果对方的眼睛转向左边或左上角,则对方很有可能正在撒谎,因为那是创建声音和图像的区域。
如果你们想去测试一下这个模型,你们可以问问身边的朋友一些需要回忆或者需要想象的问题,比如说让他们回想一下他们房间里窗帘的样式,看看他们的眼球是不是会转向右上角——那个关于回忆景象的区域,或者向他们描述一下你新买的衣服,也许他们会对其进行想象,那你就可以观察一下他们的眼球是不是转向了左上角。如果你真的去试了,你就会发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人的眼球转动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加难以观察,这也是为什么特工需要进行专业的系统的训练才能真正学会“读心”。不过如果你坚持不懈得进行测验和观察并在身边朋友身上证实了这一模型,恭喜你,那位朋友的谎言将会很快被你识破,你也会从此成为一个测谎专家!
看过《非常了得》的朋友们应该也发现了,微行为的专家也不是次次都能成功辨识谎言的。人的行为非常复杂,每个人都有其特有的生活经验,而这些生活经验铸造了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所以每个人撒谎时的行为都是不一样的,成功的测谎其实还得建立在对对方一定的了解之上。
相信很多同学看过美剧(lie to me)或者犯罪心理之类的影视作品会对这门技能感到十分好奇,其实测谎是一门十分困难的技术,没一名受测者表现撒谎形式各不相同,并无所谓统一定势,所以是非常困难的。
Tips: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基本上带有FBI之类的推荐书籍一般都没有什么干货,谨慎购买,如果对心理学有兴趣建议直接跨入专业书籍,刚开始会有一段什么都不懂或者感觉没什么用的阶段,一定要坚持下去,你会有恍然大悟的时候。
(爪机码字,格式不够美化敬请谅解,另外实验有一些典型撒谎表情展示,由于找不到添加图片栏所以未添加,望谅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