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课
以读为本学习文言文——《学弈》案例分析

以读为本学习文言文——《学弈》案例分析

作者: 向世界开一朵自己的花 | 来源:发表于2020-06-17 22:37 被阅读0次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剧增,小学阶段出现的文言文多达14篇,比之前的人教版整整多出了10篇。而且文言文出现得很早,从三年级上册开始,一直到六年级下册,每一册教材中都安排有文言文,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一册教材中都安排有两篇文言文。

打开三至六年级的教材,可以发现几乎每一篇文言文的课后题第一题都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第三学段的具体目标中指出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通过“诵读、语调、韵律、节奏”等几个关键词,可以发现学习文言文,读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案例背景】

2020年6月12日上午,昆明市第五届罗蓉名师工作室成员、盘龙区东华小学的王璐琪老师在昆明市云波小学执教六年级下册第14课《学奕》时,整节课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在读中学懂文言文、在读中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案例描述】

(一)教学片段一:读懂课题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奕》。

生:齐读课题。

师:有谁知道题目中的“奕”是什么意思?

生:“奕”是棋、下棋的意思。

师:那“学奕”呢?

生:“学奕”指学棋、学下棋。

(二)教学片段二:读准多音字“为”。

师:(课件出示句子“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为是其智弗若与?”)文中有两个“为”字怎么读,先自己读读这两句话。

生:自由读句子。

师:出示“为”的两个读音,(wéi,认为、成为),(wèi,因为)请同学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读音。

师:谁来读读这两个句子?

生:读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略带疑问的语气)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这个句子末尾有个句号。

师:同学们读文言文会关注标点符号,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句子。

(三)教学片段三:读准多音字“缴”。

师:(课件出示句子“思援弓缴而射之”),“缴”这个字怎么读?

生:这个字读zhuó。

师:为什么读zhuó,你从哪里发现的?

生:我从书上的注释中发现的,“缴”zhuó,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回收。

师:这个同学很会学习,他告诉我们一个读文言文的好方法——

生:看注释。

师:(板贴“看注释”)

师:那“弓缴”的意思是?

生:弓箭。

师:那“援弓缴”是什么意思呢?

生:拉弓射箭(比划动作)

师:谁来读一读这个词?

生:援弓缴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拉弓射箭是一个连贯的动作,所以这样读。

师:课件出示“援”的字源,“援”字提手旁表示手的动作,右边的yuán“爰”在甲骨文中,上下两只手抓住中间。在《说文》中也提到:“援,引也。”表示拉,牵引。所以这儿要连起来读。

师:谁能连起来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

师:那这里的“之”就是——?

生:鸿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上文中说到“”

师:是的,联系上下文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好办法。(板贴“联系上下文  ”)

师:请同学们把它记录在第77页课后习题第二题。

师:根据你们理解的意思,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生:读句子“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相机指导)再次强调“思/援弓缴/而/射之”

(四)教学片段四:看图读懂文意。

师:课件出示“使弈秋诲二人奕”,“诲”这个字读什么?

生:huì 

师:你怎么理解?

生:教诲。

师:在《论语》里有这么一句话,“诲人不倦”,就是说教育人要耐心,这个“诲”也是“教”。

师:现在理解了意思,我们再来读句子。(指名反复读出停顿) “使/弈秋/诲/二人/奕”

师:不同:二人跟秋学奕,他们的表现相同吗?

生:不相同。

师:怎么不同?请同学们圈出二人不同的表现。(指名同学回答)

师:从他的回答中,你们看出二人学棋时候的区别了吗?请你再读句子。

师:句子中有这个标点符号(课件表示出分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生:两人学奕表现的对比。

师:这样写,让我们看到二人学习状态的不同,仔细读读,再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他们是怎么听课的?(提示关注到人物表情动作)

生:一人专心致志,不受任何干扰。

师:结合图片看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更好了。

生:(说)

师:如果能加上图片上任务的动作神态来说说就更好了。

生:(说)

师: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还可以借助插图。(板贴:“借助插图”)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惟弈秋之为听”

师:(指导读句子)

生:另一个人想着其他的事情,虽然也在听,但是三心二意——师:(课件出示)“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用不同的语气表示二人的不同,自己试试。(指名学生读)

师:引读,生配合……

二、分析

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朗读。朗读的目的,一是通过朗读感悟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读中了解内容,即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也可以帮助我们把文言文读出韵味。二是通过朗读,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积累文言文遣词造句的经验,逐步形成语感。因此,文言文教学应该从朗读入手,不是读一遍两遍,而是要反复朗读,以读熟课文为目标。

在王老师的课堂中,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字意、借助注释将文言文读正确,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中标点符号,读好句子中的停顿。然后引导学生读出节奏,用“你为什么这样读?”的提问,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带到朗读中,真正做到了在读中学习文言文,在读中理解文意。要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并不容易,王老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插图,仔细观察,展开想象,丰富画面,从而有所体会,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来。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还带领学生总结提炼出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

整节课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得正确,做到音准并声断气不断;读得通顺,做到文从字顺;读出了味道,做到心中有画面。

小学文言文教学,最重要是先让学生去多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阅读经验。吴忠豪教授说过:“小学语文课程应该将丰富学生语言经验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这是我研究四十多年语文课程教学得出的结论。”学生通过这样反复朗读,就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在读中学懂文言文,在读中悟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2416)

相关文章

  • 以读为本学习文言文——《学弈》案例分析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剧增,小学阶段出现的文言文多达14篇,比之前的人教版整整多出了10篇。而且文言...

  •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落实“以学为本”教学理念?运用好这三条策略

    “以学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以学生会学、能学、善学为本,这是“以学为本”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

  • 《学弈》教学反思 - 草稿

    《学弈》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通过记叙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一、对教材和丛书的分析 1.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文言文》学弈

    学弈 先秦:佚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

  • 多读书,可以养心灵之美

    欧阳修有曰: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修养品行从学习开始,学习以读书为根本。学习修身,读书养心。 其...

  • 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里有一则文言文《学弈》,讲的是弈秋教两个人学习下围棋,其中一个同学专心致志地跟着师傅学习,另一个...

  • 《学弈》教学反思

    《文言文二则》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本课由《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组成。 《学弈》选自《孟子·告...

  • 读书应该为终身习惯

    古人讲:“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句名言旨在强调人们安身立命应从学习开始,学习以读书为根本。 当今社会...

  • 学习的囧气

    学习的囧气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学习是很难的,这不是学生的以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读为本学习文言文——《学弈》案例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ie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