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同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题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4259/d45700834304e7f8.png)
有子说,孝悌是仁的根本,何为根本,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仁义礼智信,仁是首位。就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仁做得端端正正了,整个人才能站得稳稳当当。
当一个人懂得了孝顺和尊重,那么ta就很难会做出有悖常理的事情。面对国家,ta会当作自己的大家庭,出一份力。面对长辈,ta会当作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心。面对同辈,ta会当作自己的兄弟,给一份敬。
仁,是友善,是感恩,是爱人。仁不只是拘泥于小我的仁,而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吾爱以及人之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4259/f9c11815f57daeb8.png)
百善孝为先,我们都是喊着这个句子来到人世间的。孝总在嘴边,仿佛做好了孝,别的都是小事。
其实,孝,从来不是孤立的事情。尽孝的同时,我们还要连带着很多责任和义务,需要我们平衡好,才能完成真正的孝。
比如我们身为公职人员,当国家或者人民利益需要我们挺身而出的时候,我们不能因为家有老父老母就临阵退缩,因小家而放弃国家,不是孝。
比如有的人成家立业了,有了自己的爱人和孩子,还总是唯自己父母的命是从,不管父母说得有没有道理,都要执行,甚至有时候不惜牺牲小家。不分青红皂白的孝,是愚孝。
孝顺父母固然重要,但是在多重责任并重的情况下,必须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放弃。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4259/ac34dd58208015f7.png)
道德标准,就像一种钢筋水泥的框架,不可撼动。但是执行,则要有一些人性化的,柔性的取舍。
孝顺,不能以孝之名,就放弃所有的责任。尊重,不能因为尊重别人,就放弃自己的尊严。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所有的情感都是相互流动的,这样才有永远的孝悌。
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但是父母也不能因此就要求子女可以牺牲国家,牺牲小家,这样就失去了孝的大义,失去了孝的延续。
同辈之间要平等尊重,谁对就听谁的,而不是哥就真理,夫就是上帝。当哥的想被尊重,就得做出让人尊重的事情和决定。当丈夫的想做一家之主,就要有能力给家幸福。
只有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孝悌,才能够做好孝悌,在孝悌的基础上再去做其他事情,人生就不容易跑偏。
比如所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过去的刻板执行,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比如陆游和唐婉儿。
人无孝悌,无以为人。愚昧孝悌,亦害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4259/a5637ff6bbc7260f.png)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