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毫无意义文章】落榜者张继:一场传唱千古的失眠

【毫无意义文章】落榜者张继:一场传唱千古的失眠

作者: 黄论维言 | 来源:发表于2018-04-25 09:44 被阅读51次

一个萧索寂寥,一个满心期待,终究是他负了她。


​​一千二百多年前,正值“安史之乱”结束不久的唐朝深秋。

他在这一天落榜了,偌大的榜单一笔一划写满了名字,却没能容下“张继”这样简简单单的两个字。

放榜的当天夜里,留宿的客栈多是此次赴京赶考的人,几家欢喜几家愁。

客栈中央正围着一群庆祝高中的人,每个人都喝得满面红光,每个人都喜笑颜开。整个世界仿佛就只有他一个人在失落,没有人看见他,他也看不见任何人了。

一个人一壶酒,一步一口,拖着疲倦厌世的身躯,孑然一身来到了江边。

喝下去的酒,都化作了泪,任由冷风吹干。

十年寒窗、头悬梁锥刺股的他以为这一次会策马扬鞭、看尽长安华景,会衣锦还乡、双喜临门,想不到却要落得个披星戴月、连夜赶路逃跑。

有何脸面见心爱的姑娘?

他想起远在家乡的初恋,那样一个面若桃花、明眸善睐的姑娘。

心爱的姑娘爱他爱得那么热烈,爱得那么深沉。曾为了他,当着父母长辈们的面,亲手撕毁一张虽是指腹为婚但门当户对的婚约,曾对着祖宗的灵位起誓,非他张继不嫁,甚至还未来得及考虑她的父母其实对她心爱的男人张继一无所知。

虽然王姑娘的父母在了解清楚张继毫无背景的家庭出生之后,担心女儿嫁过去会受苦,曾极为反对,奈何王姑娘性子刚烈,将身家性命压上了做赌注,还是非他不嫁。终究是拗不过掌上明珠,算得上极为开明的王氏夫妇对女儿说,只要张继高中,就允了这门亲事。

他想起几个月前的分离场景,想起王姑娘望向他的那双灿若星辰、波光潋滟,饱含着信心与深情的眼睛。

一阵心悸,他和她比翼双飞、喜结连理,到头来终究只不过是一场痴人说梦。

在这兵荒马乱的季节,前途渺茫且无比孤独的他,只能离开京城,带着失落和无助。遥遥听见琼林盛宴上的欢声笑语,更是促使他加快了议价租赁小舟的节奏。

长安,他曾在这里,不眠不休地奋笔疾书三天三夜;他曾在这里,焦灼万分的等待;可是现在,这里已经不有他能够立锥的地方,这里的世界离他越来越远。

快一点吧,逃离这片本该让他享受插花游街、开怀畅饮、扬眉吐气的地方!

他想即可去一个地方,任何地方都可以,只要不是长安,只要不是家乡。

因为他害怕看见别人的笑靥,因为他害怕看见亲人的失望,他更害怕面对心爱的姑娘。

一个萧索寂寥,一个满心期待,终究是他负了她。

​江边的枫叶红似火,岸上若隐若现的烛光透着刺骨的寒意。坐在轻舟上的张继,第一次发现那随风飘荡的炊烟,其实并没有什么人情味。

终于,夕阳西下,冷冷月光开始吞噬江面的余温,扁舟带着他来到了苏州。这个美如画卷的天堂,如今也无法舒缓他心中的愁苦。

抬头望向高空,离开长安还是下弦月,如今已近全月。算算时日,万家团聚的中秋就在这几日了呀。

月已到柳枝梢头,人不知还无可能相约黄昏后。如今落第,终究要落得个“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迎面吹来阵阵凉风,禁不住地寒颤哆嗦,裹了裹衣襟的他,突然感觉早已没了知觉的心,涌入了一股无法言喻的愁绪。

他在想,假使他高中了,那么现在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他在想,天涯共此时,和他隔了万水千山的她又在干什么呢?她一直在等我回去,可我呢?连面对现实的勇气都已经没有了。

​月光百无聊赖地洒在江面,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

秋高气爽的夜总是来得特别早,也黑得特别深。

船夫将扁舟停靠在枫桥边,唤了几声“公子该睡了”,见愣愣呆坐在船头的张继毫无反应,也就摇摇头,叹了口气,扯了扯船篷挡住夜里呼啦啦乱吹的风,钻进了船舱,不一会儿就传出了轻微的鼾声。

桥上飞过一只乌鸦,低沉暗哑地嘶叫着,似乎想划破夜空的沉寂,却反而把月色叫得更加暗淡残忍。连日的折磨与赶路,其实早已身心俱疲,他渴望要就这么躺下,睡到天荒地老,不再醒来。

但似乎连睡眠,也抛弃了他。

夜越来越深,寒意越来越浓,水气越来越氤氲,他的鬓角、他的眉梢都结上了薄薄的霜花,他却越来越清醒,清醒地看着自己的心在猛烈敲击中支离破碎,清醒地看着自己的生命之灯在冷风中微弱趋近熄灭。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他只知道天地万物都睡去了,江水睡去了,船夫睡去了,最后的倦鸟也已经归巢要睡去了。

稍微抬起因低垂快失去知觉的头颈,他看见江对岸还有三三两两的渔火星星点点的亮着。

他们在干什么呢?在收紧捕捞的渔网,赶着回家与妻儿分享一天丰收的喜悦吧。真好,虽然深夜劳作、世事艰辛,但总归是有家可回。

还好这一汪江水相伴,江水总是可以全然包容收纳古往今来一切失意失落之人的眼泪。

寒山寺的钟声却在这时悠悠地响了起来,在这钟声中,失意化作了诗意,他就着点点渔火,把心中的寂寥清愁写作了千古绝唱,便是那首《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史书上,张继不曾再出现,关于他和王姑娘的故事也就戛然而止。

可以料想,留在家乡的王姑娘日日夜夜望着镇口的车水马龙,盼着看到熟悉的儒雅身影,哪怕不曾高中,哪怕他们还需等待,她只想要见到他活生生的人出现在面前,可是几个月、几年就这样过去了,他的踪影难觅,王姑娘只能另嫁人。

但史书上,关于《枫桥夜泊》的故事却刚刚开始。

这首诗随着寒山寺绵绵不绝的钟声,穿越千年,流传开去,诗词句子及其诗中的寒山寺成为中日交往的文化符号。

清朝,国学大师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记》写道:“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造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

就像我们朗朗上口“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一样,日本孩童从小就知晓“姑苏城外寒山寺”。日本的东京甚至还建造了一个寒山寺,刻上了这首《枫桥夜泊》诗碑。

很多的日本游客来到苏州,只为聆听那跨越千古时空的寒山寺的钟声。成龙和福原爱曾共同敲响了苏州寒山寺的复制钟。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也曾说,“苏州和苏州寒山寺是我向往的地方”。

那一年是谁高中了状元,早已无从知晓。

落榜者张继的一场失眠,却被千古铭记。

这大概是最伟大的落榜与失眠了。

相关文章

  • 【毫无意义文章】落榜者张继:一场传唱千古的失眠

    一个萧索寂寥,一个满心期待,终究是他负了她。 ​​一千二百多年前,正值“安史之乱”结束不久的唐朝深秋。 他在这一天...

  • 张晓风:星星已经到齐了,你还不来吗?

    最初认识她,是因为那篇《不朽的失眠》,落榜的张继写出了《枫桥夜泊》,他一人面对着茫茫江面,失意在他心头环绕,看着月...

  • 落榜生张继

    1. 一千两百多年前的一天,一年一度的科考成绩公布了。长安城一处布告栏前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长着一身书卷气,眉清...

  • 一首震铄古今唐诗的诞生

    张继落榜了,因为他名落孙山,中国诗史上才会留下这么一首好诗,对他来说是遗憾,而我们言却是幸运的。落榜那一晚深...

  • 唐诗《枫桥夜泊》,为何因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引发千年争议

    上一次,有和大家聊过古代的那些“孤篇诗人”,其中就有唐代诗人张继。如果没有那首被传唱千年的枫桥夜泊,我想张继这个名...

  • 记江山故人.纵死留骨香

    读书真是一场浩劫。 一场五千年绘就,历代文人墨客共涂抹,千古帝王将相来雕琢,无数平民百姓争传唱的劫。 有人国士无双...

  • 枫桥夜泊

    张继当年屡次落第,却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枫桥夜泊》,当年的状元却已无人知晓了,感叹。不过,“文章憎命达”,不落第,就...

  • 写给亲爱的宝贝(10)

    文/管子 一千多年前,张继赶考落第,郁郁回乡,途经枫桥,挥毫写下千古传...

  • 【落榜者的自述】

    高中为了进大学忙忙碌碌,为了文化,为了艺体专业,有时候忙到连睡觉的时间也被压榨到三四个小时。背书成了习惯,...

  • 【菊然一得】诗歌中的人与情

    《枫桥夜泊》张继的千古名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怎样理解张继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毫无意义文章】落榜者张继:一场传唱千古的失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je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