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看点
此文献给李涵老师

此文献给李涵老师

作者: 老虎不吃饭饭 | 来源:发表于2017-07-05 00:46 被阅读0次

    此文献给李涵老师

    叶开

    读了沪江网吴虹老师的悼念文章,得知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校长李涵老师突然心梗去世,我非常震惊。

    在吴虹老师的文章里,我看到她对李涵老师微信的截图。就在前一天,李涵老师还转发了我指导的一个六年级小学生写的短篇科幻小说,并发表了一段很热心的话,说我是“作文教父”云云。其实,我只是一个“捞过界”的“作文大叔”罢了,语文界、教育界的老大们根本“没眼夹我”。对于被冷视这点,我是明白的,也有心理准备。但我没有想到的,还会有李涵老师、吴虹老师这样的资深教师在第一时间接受我,我们虽然走动往来不多,却也成为真正的朋友,相互转发,彼此鼓劲。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人的秘密心灵大暴露,当然也有很多人是虚假的自我塑造。读朋友圈,大多能发现一个人的志趣,性格和境界,包括他们的自我塑造。我不跟天天发心灵泥汤的人交流,也不跟某某粉交流。看李涵老师的朋友圈,就会知道她是一名纯粹的教育家,直到心梗突发的前一天,她的朋友圈里发的和转发的都是与教育有关的事情。

    我带着怀念与尊敬重读李涵老师的朋友圈,看到她转发的各种高质量的文章。朋友圈暴露一个人秘密:你读高质量文章多,表明你的眼界就高,你的视野就宽阔。李涵老师转发的文章中,大概包含这三个关键词:教育、互联网、人工智能。在这个年纪,李涵老师的眼光很高,跳脱了同辈人,在高维看问题,一看就懂。对于那些低维问题包括教育在内,一下子就通透了。

    李涵老师也不避讳对基层教育的批判,她转发了莫言老师的旧文《虚伪的教育》,以及其他批判基础教育的文章。她也知道我是猛烈批判基础教育的,却能“不计前嫌”(实际也没有前嫌)地转发我的文章。我业余教过的那些孩子的习作,她也是不断转发,对这些孩子的突飞猛进表示赞叹。我想,只有真正爱孩子的老师,才会对这些小学生由衷地喜欢。

    我也注意到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的校服。校服,很能体现一个学校主事者的品味和气度。不敢说这所中学的校服有多么精美,多么优雅,但起码是得体的,精神的,比很多沿海城市的校服都好很多。作为一名家长,我一直痛心于国内校服的丑陋和劣质,一直不能明白学校为何要把孩子们弄得那么丑陋那么呆滞,男生女生穿在身上如同套了麻袋。为此,我还专门写了一篇短文“讨伐”校服。自知无用,但讨伐了再说。一所学校好不好,有没有追求,校服也算是最鲜明的体现吧。不知道是不是李涵校长亲自定夺的,但校服的选择与审美我想体现了一名教育家的情怀。我也希望更多的校长,能关心校服这个问题。看着事小,事关重大。

    我和李涵老师认识时间不长,只是去年在沪江网十五周年大会时坐在一桌上,彼此交流,并且添加了微信朋友。那一桌也有李斌校长等人,估计是主办方特意安排我们这一几个从传统进入互联网的“老”人坐在一起的。我不敢自比是李涵老师的老友,但自觉与李涵老师是知音。知音的彼此认证不用太久,一两个小时交谈,甚至十几分钟交谈,就够了。

    那时我才知道,李涵老师是敏锐地看到了互联网+教育的广阔前景,是抹平教育鸿沟和地区差的利器。比如,通过互联网在线视频教学,即便是最偏僻的地区孩子,都有机会跟随最卓越的教师学习。

    十年前,我和三年级的女儿一起看哈佛大学《公平与正义》的十二堂课,深深为桑德尔教授的课程所折服。小孩子虽然不一定看得懂,我英文不好也难以深味其中的有趣之处。但他的课程征服了全世界千千万万小学生和老学生,有一段时间他还连续来了好几趟中国讲学,切切实实地做了几次网红。

    那个视频课,还是带有传统电视课堂的色彩,还不是可以互动,听闻声息的真是课堂。现在,假设你有机会在新型软件上,与桑德尔教授直接互动,那种感觉又如何?我起码会立即踊跃参加,去桑德尔教授的课堂刷频。没想到也有这么一天,我能模仿自己的偶像桑德尔教授,也通过互联网的先进手段,与几百名学生在虚拟教室里,一起阅读,一起写作,一起探讨未知世界。我允许这些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孩子们在讨论区里刷屏,也一直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意见,还请他们在线当场查找各种资料——现实和虚拟的世界融为一体。在阅读课中,我更多地是通过随后的写作训练,来反过来促进孩子们加深理解,我把这个称为“写作虹吸知识”。

    我们不再独裁知识,不再霸占知识,而是共享知识。李涵老师转发的那些精彩文章,我们也同时共享了。刚才我重温李涵老师的朋友圈,其中有一篇写苹果公司申报了“WiFi充电技术专利”的文章,提到苹果公司很可能推出能够运用WiFi进行充电的新一代手机。今后,你再也不用带充电线和充电宝了,只要有WiFi的地方,就能充电。

    科技的发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几乎是彻底地更新我们世界景观,而且会越来越快地提升。一个颠覆性的技术,会给我们的世界带来彻底的变化。如果这个技术成为现实并授权给其他公司,那么,充电宝厂家就麻烦了,而正在推共享充电的那些风投们,也惨了。

    李涵老师会关心这么“新潮”的科技前沿,与很多同龄人都不同。这样的老师,是多么的可爱!相比之下,很多年轻的教师,反而显得腐朽不堪。

    李涵老师还太年轻,才56岁,她的很多愿望本来都可以实现的,却都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就阖然仙逝了,我到现在都不太敢相信。作为一名有理想的教育家,李涵老师在基础教育界干了三十年,但她并没有被那个相对封闭,保守,自闷的空气窒息,而有高远胸怀和辽远目光,能在大多数人浑浑噩噩以至于悠然自得时,感觉到基础教育的不对劲,并以自己的努力进行改善与提升。李涵老师在传统教育界有很高的威望,也担任了国家督学。她却也是少数能接受我这样一个“语文外行”对语文教育“指手画脚”的资深教师。

    她要跳出那个水坝,到高处看,看互联网教育风起云涌,可以以一推动一百,而成为吹动一朵云与另一朵云的风。互联网教育这个新生事物,对老教师来说通常很难接受,男性老教师更难接受,倒是资深女教师,如我认识的吴虹校长、李涵校长等,反而思维更为活跃,行动更加坚决,视野更加宽广。在很多人已经到了跳广场舞骚扰社会的年龄,李涵老师提前从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的“宝座”上退休,她的梦想是要运用互联网手段,帮助更多人,从“桃李满教室”到“桃李满天下”。

    这是一名真正教育家的真挚情怀。以李涵老师的年纪,再干三十年也毫无问题啊。每年教一万人,三十年就是三十万人——在互联网教育逐步深化的未来,这个完全不是梦。

    这个理想,正在成为现实,令人心痛的是,李涵老师倒在了路上。

    我最近本来想退出互联网课堂这个“新生事物”,缩回到自己的小天地继续写作。我很喜欢与孩子们交流,我读他们的作品,就觉得一股清新可喜;反之,读成年作家的作品是腐浊不堪。在这样的课程中,我更多地是在享受,同时,也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

    我觉得自己还是有点才华的,有很多计划中的作品,有待挤出时间来一部一部地完成。但事情太多,牵擎厉害,常常忙得一头雾水。

    李涵老师“桃李满天下”的心愿,於我心有戚戚焉。我已经深深地介入了互联网教育,继续下去也有机会实现“桃李满天下”的理想。哈哈!一想到这点,就十分兴奋!然而,在这样一种最大可能性面前,我却要退缩了。相信李涵老师知道,会对我表示失望吧。

    “桃李满天下”是一种极大的快乐,也是最大的快乐,我到底要不要放弃呢?我很想与李涵老师再交流,但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不过,我还有李涵老师的朋友圈。我仍然保留着这个朋友圈。她所表达的感受,她曾转发过的文章,都是“有温度”的,有热情的。

    看朋友圈,觉得李涵老师就在眼前。

    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文献给李涵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jf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