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生在一起时,不应当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阅读讲义上,也不要对他尽是摆布,使其遵循。要听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习惯于用理智来思考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这样会让规则更容易被接受,扎下的根也会更深,学生会更乐于学习,乐于被教诲。
2.这其中包含了两个部分,爱与畏。作为你要控制住他的两大原则,这两个部分要一直保持下去,使他的心灵走上美德和荣誉之路。
3.应该及早好好地去考察你孩子的脾性,而且要在他受约束最少和正在玩耍,自以为脱离你的视线的时候去考察。要看看,他那占主导地位的感情和主要的倾向是什么,他是强悍的还是温和的,大胆的还是羞怯的,有同情心的还是残忍的,坦率的还是含蓄的等等。如果他在这些方面与众不同,那么你对他采取的方法也要不同,同时你运用权威的方式也要随着有所不同。
4.我以前告诉过你,孩子是喜欢自由的,所以应该引导他们去做适合于他们的事,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受了任何拘束。我现在要告诉你,他们还喜爱另一样东西,那就是统治权,这是大多数通常自然形成的邪恶习惯的最初根源。
5.孩子所恳求的东西,不能让他得到,他哭着要求的东西更不能让他得到,甚至他曾提到的东西也是一样。
6.我不能不反复强调的一件事情是,对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而言,无论其性质如何,是大是小,我们主要(我几乎要说是唯一的)应当仔细考虑的是,它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什么影响,会让孩子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当孩子年龄大一些时这行为是否还适合他;如果给予鼓励,当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它会将其引向何处。
7.不断地让他们失去自己所恳求的东西,会让他们学会谦虚、顺从和忍耐;另一方面,通过给他们喜欢的东西去奖励他们的谦虚和沉默,也会让他们确信,严厉地要求他们这样服从,原来也是一种爱。
8.对于孩子的好奇心,要小心地呵护,而对其他的欲望则要给予压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