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菲老师在《谈“作家高考秀”兼说“下水”》一文中,建议语文教师重视“下水”作文,以增加写作教学的感性认识。
首先,吴菲老师建议高考阅卷老师写“下水”作文。他说“阅卷教师‘下水’,体会学生的写作状态,能更多地了解情况,有利于改进作文教学。……如果我们能经常地试着‘下水’,站在被评价者的立场上,就有可能了解学生的写作状态,在判别作文等次时,就会比较公正客观,也就不至于向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了”。
由“下水”作文,吴菲老师说到了老师的写,他说“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也是一种自我丰富与发展的过程,是对人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训练,语文教师要保持业务优势,要特别注意提高写作水平。旧时代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一般要求是‘出口成章,下笔能文’,如果今天连教师都做不到这一点,祖国语文教育将很难有发展”。
读到吴菲老师这些话,我总感觉我得特别感谢这几年遇到的真正带我写起来的老师们,是她们(他们)引领我把“写”这一活动由嘴说变为了手写的实际行动。好多事,不写时以为很简单,可是最初真正提笔时,却发现往往不知从哪里下笔。三年坚持写下来,才找到表达的自由,尽管写的水平不高。
尽管一直在学着写,可是关于学生要写的作文,这几年我还真没下过下水文。自工作以来,清楚地记得只写过两篇下水作文,一篇是刚走上工作岗位那几年时在小学,另一篇是后来在初中。尽管那时候作文出题方式还比较简单,但是真正要写,也是需要着实费点思量的。这几年教学作文,作文之前只是领着学生审题、教选素材,却再没亲自写一写。而近来发现有些作文要求,若不好好思考或者与同事讨论,我都不敢太肯定地说出其立意了,特别是漫画作文一类。就算一个单元中的作文,往往也是我们只分析后让学生写,自己却从不动手。只有当学生写出来了,我们才横挑鼻子竖挑眼地发现很多问题,并向学生指出这些问题以作讲评。而对于写作文过程中的难度,不亲自写写,还真的不知道学生存在的难度。
真正觉醒的老师应该没有不写的。不管教阅读还是教写作文,我们要求学生做的,其实我们都该先去做一做。知己大概才能知彼,知彼,我们的教学才能离学生更进一步。
今后,可以再跟着学生写“下水”作文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