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区分表面相似的事物之间的根本差别,应该是判断某个人是智慧还是愚钝的一大标志。比如很多人不容易分清“因为热爱而去追求跟因为攀比陷于相争”之间的深刻区别,不明晰两者各自导致的结果的差异。
不同人的行动目的不尽相同。有些人的行动更多地受其内心爱好的驱动,另一些人的行动则更容易受到外界偏好的役使,他们容易被外部环境所左右。
因对于事物的热爱而追求是受着内心的驱动,由此产生的行动给人带来舒适与快乐;因攀比而相争更多是受着外界的役使,由此产生的行动相比前者,会带给人较多的痛苦。
对于那些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十分强烈的人来说,他们对知识和学问热爱与追求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种莫大的乐趣。于是他们就能够经常地废寝忘食,在知识的海洋畅游。但时那些虚荣心较强的人,对考试分数和名次的看重,将使得他主要是冲奔着最后结果而去,无法沉浸地享受整个过程。
当前社会比较泛滥相互攀比的风气,由此人群中充斥着焦灼的功利之心。它们在暗中鼓动不少人进行自我逼迫,同时也苛求下一代,以至于一些三观尚未定型的学子,不时地陷于生不如死的,被老师、家长与自我同时折磨的状态。
因此需要相信的是,人生中的热爱将使人感恩生命。感恩生命的人,会把生活本身当作一场体验和乐趣。他们的心胸开阔,能够海纳百川,视野能触及千里,行动能够细水长流与锲而不舍,也可以在需要时雷厉风行。
同样需要警惕的是,人生中的攀比会让人抱怨生活。抱怨生活的人,常常只在乎眼前得失,不去重视过程。他们往往表现为心胸狭窄,患得患失及小肚鸡肠。那些攀比过甚、求胜心切、经不起挫折与失败,只重面子而忽视内涵与实质的人,会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当走火入魔时,这些人会以邻为壑,把他人的成功视为自己的失败,而不愿在同他人的合作中去达成双赢。这样的人容易妒贤嫉能,自觉或不自觉地伤害世上的优秀者,并去充当键盘侠和愤青。另外有些人由于其迷信丛林哲学,心理被扭曲,以至于满脑子都是宫斗剧和阴谋论,习惯于做出损人利己或者损人又害己的举动。
所以应该记取的是:“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攀比是罪恶的渊薮”。心有所爱,情有所寄的人心灵自有归属,归属于他所热爱的人和事物,所以他的气场强大而稳定。无所热爱,到处攀比的人心灵罕有寄托,这样的人便容易被外部世界的诱惑所俘获,于是他的心常常游离自己,其言行也容易被外部世界所操控。他的理念也随着外部世界的好恶,朝三暮四地发生变异,所以气场显得弱小而散乱。
诚然,每个人的身上多少埋藏着攀比的基因,这也就是人的世俗的一面。但不少人同时具有热爱自然,热爱知识,热爱健康和艺术审美的天性。这样的人,只要其经常反省自己的真实需求,头脑足够的清醒,就不会被攀比的缰绳牵着鼻子奔走。
因此,人生的主要功课之一,就是要识别自己的各种需求,思考它们主要是出于内心的热爱,还是源于跟他人攀比的心理。如果经过自我识别和评估,得出的结论是自己的行为源于热爱远多于攀比,那么就值得为自己道喜,并且为自己的欲求放行。如果自己的行为源于攀比多于热爱,那么就该考虑像找回丢失的底层文件那样,重新去识别那些值得自己热爱的事物,找回真正的自己。
人应该如同在其秋夜仰望星空,倾听天籁之声那样,时常去倾听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如此,才能不被世俗的偏见和潮流所绑架,回归自己踏实、宁静而又不断进取和改革的精神家园。
2021-7-25初稿
2022-5-29修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