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8月末,史上最大规模的飓风“卡特里娜”袭击了美国东南部,造成超过1800人死亡。
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这种规模的自然灾害竟然造成了超过1800名牺牲者,这是极不寻常的。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
最广为人知的背后原因有二:堤坝、排水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存在问题;灾后救济和重建工作进展缓慢。
人们不禁又要问为什么?
首先,新奥尔良市所在的路易斯安那州是全美居民收入最低的州,贫困人口多(新奥尔良市的黑人人口占到居民的三分之二,黑人贫困阶层占比达到30%),加入各种保险的人很少,缺乏自主重建的能力。
其次,在总统竞选中,它是共和党的大本营,很少会成为所谓的“激战州”,因而不容易得到政治上的关照。在救灾应对和灾后重建等问题上,民主党州长和共和党总统有政见分歧。
当时,受伊拉克战争经费增加的影响,联邦政府在飓风应对措施上的预算很有限;
路易斯安那州有三分之一的民兵(3000人)被派遣到伊拉克;
所以,虽然联邦政府、州政府早就预想到新奥尔良这种“零海拔地带”遭遇强飓风侵袭的危险性,并为此实施过两次模拟演练 。
虽然在“卡特里娜”登陆之前,85%的居民已经前往他处避难。
但灾难还是来了。

更悲催的是:相关机构在处理灾情时也多有不当之处:
纳金市长因为担心如果飓风改变登陆路径、使新奥尔良免于受灾,民间企业会向市政府索赔损失,所以在下达强制避难命令时犹豫不决。
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在浸水开始一天后才将卡特里娜的肆虐定为“国家级自然灾害”。
而食品和饮用水的配给直到灾后第五天才开始实行(直到市内街道的治安得到保障为止,一切救灾举措都被暂停)。
而邻居格雷特娜市(白人人口占56%)竟出动保安部队,将枪口对准来自新奥尔良市的逃难者,防止他们过桥拥入格雷特那市。
纳金市长亲自组织了复兴委员会、制订了复兴计划;但市议会也另行制订了复兴计划;不仅如此,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也独自制订了复兴计划。“三足鼎立”,互相推诿……

有这样一个镜头:灾难发生一周后,雷.纳金市长命令警察强行驱离残留在灾区的一万多名市民,但部分居民一边开枪,一边与警察、民兵对抗。
居民身处有生命危险的状况之中,有开枪抵抗的必要吗?
人们不禁又要问为什么?
原来,住宅都市开发部早就计划拆除“低收入者住宅小区”(被评价为“全美国最好的公共住宅”、几乎没有受到飓风的损害),建造多收入阶层混合型住宅和大型购物中心。而现在,飓风给住宅都市开发部制造了一个机会,他们想趁机拆房了。
虽然飓风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无家可归”,所以,很多当地居民不愿撤离,为了表示抗议,还把自己绑在小区前拆房用的推土机上,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
读着日本渡边靖《逆说美国的民主》上的这些文字,心中万分庆幸:身为中国人,幸甚至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声令下,众志成城”。
所以,在新冠阻击战中,我们打赢了。
所以,在南方暴雨水灾中,我们有能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想到美国累计超442万例的新冠确诊病例和累计超150万例的死亡病例,再加上正波及23个州的沙门氏菌暴发事件,禁不住为美国的普通民众感到担忧。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具有最成熟的医疗技术和最顶级的医疗设备,却在新冠疫情里越陷越深,真的要好好反省了,你说呢?
欢迎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