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程俊英、蒋见元注: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准备回家探望爹娘的诗。诗中采葛、制衣、洗浣、归宁等描写,反映了当时妇女的一个方面。
本文原创,文责自负!
春夏之交,村子边朝南的阳坡上,葛藤枝繁叶茂夹杂着盛开的鲜花,正是采摘的好时节。
村中三三两两的妇人相约着,有的提着篮子,有的拿着自己缝制的粗布袋子,说说笑笑向村外走去。
“孙家媳妇,你怎么又过来采葛藤了?难不成是要给你家老孙再做几身衣服吗?”
刘家大婶打趣着孙家媳妇儿,惹得身边几个老嫂子跟着哄笑起来。
刚远嫁过来没几年的孙家媳妇,一下子羞红了脸,低下头。背着背篓快走了几步。
“哎,孙家媳妇,你走那么快干啥,我们都不跟你抢,紧着你先摘,摘够了,我们再去捡剩下的,怎么样啊?”
刘家大婶凑着孙家媳妇儿的背影补上几句,一旁的哄笑声更大了。
孙家媳妇儿扭头,佯装生气地啐了一口,说:
“才不是你想得那样呢!我是给自己归宁准备的,我嫁过来没有回去过呢,想着,能不能多做出几套衣裳,给爹娘带过去,我们那里制衣的葛藤很少。”
刘家大婶一听,正色道:
“哦,那是应该的,你别急,要是走的时候,没准备好,我们几个的都先给你带回去,难得回家一趟,多孝敬孝敬爹娘,咱这也没啥稀罕的,就这葛藤制成的织布,还是很不错的。”
“好的,先谢谢几位大婶、大嫂了。”
说着,大家分散在斜坡四处,林中的黄鹂鸟早就被众人的到来惊散飞走,远远地立在枝头上“喈喈”叫个不停。
孙家媳妇儿弯下腰,一手拿着小镰刀割断茂盛的葛藤群,一手麻利地不停往背篓装着,孙家媳妇儿干得心里美滋滋的,丝毫没有意识到汗水不停地滴落下来。
今天收获颇丰,孙家媳妇儿和众人告别后,疾步回家开始加工葛藤。
先晾晒一两天。再将晾晒后的葛藤浸泡在屋外的大水缸里。
再烧好一锅开水,慢慢将浸泡过的粗细不一的葛藤沉入锅中,煮好后捞出来,剥开植物纤维,分成粗细麻线两种,分开挑选出来。
反复漂洗干净,直到麻丝呈现漂亮舒服的本色,继续将麻丝晾晒干燥。一圈圈缠绕成团,最繁重的体力活算是告一段落。
眼瞅着基本工作全部完成,孙家媳妇儿的心情眼看着越来越好了,经常拿着细麻丝在自己身上比划着,想象着明天怎样织布?怎样上浆?怎样染色?怎样做成成衣?
对了,还是需要对家里佣妇说一声,最好自己能在夏天天还没热之前赶回家去,让父亲母亲也能穿上我亲手做的衣服啊,这样,他们该会多么高兴呢!
心里想着,手里的活计一点都没耽误,哼着歌儿唱出声来:
“宁,问父母安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