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同步听完子木的分享。哈哈哈,边听边思考,边听边记录,这样的感觉真好。
被今天的书名吸引,作为老师、妈妈,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自觉,不主动,什么都要推着走……平时也会给大家一些经验,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自觉起来呢?带着好奇听子木带读《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在今天的分享中,子木一再提到要划清和孩子的边界,那么如何划清和孩子的界限呢,有2点印象深刻。一是平等,二是放手。
这两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教育学习生活中,但是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极端化,平等就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可以和大人没大没小;放手就是放任,不管不问。其实不是这样的。
能量可以支撑我们做很多事情,而划清界限可以释放更多的能量。如何划清界限呢?
首先需要意识到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如何做到平等?平等从哪里开始?
在我小的时候,当我想做一件事,或者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大人们通常会义正言辞地看着我说:“你才多大个人呀,知道什么,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每当这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他们经验丰富,我就是个小屁孩,啥也不懂,算了还是别说了。
感受到了吗,这平等吗,没有平等可言,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也不希望给我的孩子这样的感觉。
子木说:平等是基于对孩子绝对的信任,没有高低意识,就是欣赏他,尊重他,相信他,给孩子话语权,引导孩子去判断、选择。在平等地相处、交流中,孩子会越来越自信,配得感、富足感都会随之提升。
平等不仅是大人对孩子,孩子对大人也是。家长不要越界孩子,孩子也不要越界大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画面很常见,孩子在妈妈面前撒娇、哭闹、打滚,甚至更严重的行为——孩子通过越界的行为,试探大人,只为达到自己想要的或者目的。通过侵犯大人的边界换取自己想要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行为不可以。
为什么很多妈妈带孩子很累,甚至演变到溺爱的事情发生。因为作为妈妈没有守住自己的边界,让孩子越界了。找到并划清和孩子的界限,在我们各自的位置、秩序和节奏中享受自在人生。
真正的放手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不要去控制,要引导,好好引导孩子。放手是说不要怀疑孩子,要相信孩子,不要插手孩子的选择,而是要去接纳。
我也遇到很多家长,要么严厉的管,要么不管,真的就是完全不管不问,放养型的。其实放手真的要考验父母的智慧,需要把握一个度。
虽然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但是孩子最终成为什么样子,真的在于孩子的背后站着什么样的父母,内心强大的父母,可以一边成为孩子的榜样,一边自我成长,活出自己,做自己,成为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爱满方能自溢,好好爱自己,好好活出自己,比说教道理管用百倍。
划清和孩子的边界,平等地交流,学会放手,做内心强大的父母,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只要是合乎道德和安全的原则,允许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
全然的不带分别心的去看见、欣赏。同时,找到自己的爱好、节奏、秩序,互不打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