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使用统编版新教材之前,我们语文老师对教材读书方法的指导很笼统,虽然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老师有初读、再读、细读、赏读等等各种读法,但是都没有明晰的指令给孩子们以指导,是因为在老师的头脑中这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人为了这个研究这个费尽心力,事实上部编版新教材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户,指明指导的方向。
部编版新教材读书方法之朗读
新教材的体系结构力在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贯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的语文要素的学习与训练加以落实,包含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力求从两个层次培养学生一般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在七到九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七年级以培养学生的一般的语文能力为主,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例如七年级上册的阅读方法是朗读和默读,七年级下册是精读和略读。在阅读策略方面则着眼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养成,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文体。
举《教师用书》上的例子和大家分析:初中语文教学范围内的朗读,有这样此要求:声音响亮,身姿端正,仪态大方;发音吐字准确清晰,力求顺畅流利;全身心地投人,有充沛的感情,将文章的情感读出来;初步掌握一些朗读的表达技巧,将阅读感受传达给他人。
部编版新教材读书方法之朗读
初中生虽然在小学已经接受了朗读训练。但朗读水平仍然参差不齐,有种种缺陷和不良习惯(如身姿不正不直、声音含混不响亮等),有待在教学中加以改进。《春》的朗读教学要从基础训练人手。
1.达成基本能力目标。即态度认真,投人感情,不随意,不松懈;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把握速度和节奏。
2实现较高能力目标。即读得优美,掌握一定的技巧。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决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春》的朗读教学可以作为抒情散文的一个范例,学会这一课,其他的便都通了!首先要读文识义,由文入景,因文生情。语言文字是载体和媒介,通过朗读深入到语言文字的背后,不仅获取文义,而且在脑海中产生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是朗读的基础。例如朗读第一段:(我)盼望着,(我)盼望着,(你看)东风来了,(听到)春天的脚步近了。
上面括号中添加的文字,是应该在朗读中体会到的。其中的“我”既是作者,又是朗读者(学生)。告诉学生,应该有主体意识,把自己当成作者,把朗读课文当成一种主观化的感受和表达。“我”好像正在盼望春天,呼唤春天快点儿到来;同时又仿佛感触到春风已经来临,看到了大地渐成新绿,心情无比喜悦。
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是通过范读来指引学生,但是班级里有语感的学生往往是少数,于是我们的课堂朗读变成了走走形式,有的干脆连形式都不走了,这真是一种惰性的蔓延。
在七年级上、下册的阅读策略中,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文体,可是到了八、九年级就会以文体阅读为核心了,这样做,力求培养学生某一类文体的阅读能力。比如八年级的新闻、传记、演讲词、说明文等等,九年级的诗歌、小说等等。新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的指向性以及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部编版新教材读书方法之朗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