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阳光,正灿烂耀眼。
单位里却一片阴霾,无他,职称竞聘开始了。
科长的脸色已经连续几天都阴沉沉的了,也极少在办公室呆,忙忙碌碌不知在干啥。作为吃瓜群众,我识相地保持沉默,本着该做的做好,不该问的不问的原则,期望离战场远一点,以免殃及池鱼。
终于,当科长再一次沉着脸从外面进来,她隐忍多时的情绪终于爆发,带着哽咽的哭腔对我们怒吼:“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我们连忙上前安慰询问,这才从情绪激动的科长处得知,她想竞聘的岗位失败了,于是这位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科长,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要么到领导安排的闲职上等退休;要么从科长降为科员。
看着平日里好强,此刻却哭得一塌糊涂的科长,好半天,我们几个同事都沉默不语。在这之前,我们都以为科长竞聘舍她其谁,她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论经验,论能力,怕是再没人能比她更能胜任。科长大概最开始也如是想,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混混得啦,我也不求升官发财,只求在这位置上平安退休就好。如今希望破灭,离开舒适区的科长大概内心也是惶然。我们都太过理所当然,可却忘了,现实最喜欢的却是制造意外。当意外来袭,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抵御风雨,除了忍气吞声,你大概没有别的选择。

我想到了以前一位朋友,那是个二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刚刚考入家乡一所中学当老师。在这之前,她多次备考,屡试不中,但她并不气馁,每天看书、背书、将每篇课文都反复讲演很多次,终于得偿所愿。我很佩服她,在为她庆贺的时候,她心满意足地笑着对我说,终于可以坐等退休了。
我悚然心惊,我知道,她并不是在开玩笑。因为她后来又说过很多次。每次她说的时候,总喜欢用“混”这个词,这让我听着格外刺耳。她还喜欢说自己没有野心,为了表示这份毫无野心,学校一些公开课她几乎能躲就躲,从不参加。每当领导找她谈话,她也总是有恃无恐:反正我有编制,你耐我何?
我看着她,她还那么年轻,可我已经一眼望到了她生命尽头。没什么可劝说的,只能远离。我无法去用自己的思想评判别人的价值观,可我总觉得这样的生命缺点什么,让人惋惜。后来,听说她很多学生投诉她,讲课讲不好,带班成绩差,也不知她怎么样了,是否依然用“混”这个词经营自己的职场生涯。
这些年,职场文很是火爆,前些年火的《杜拉拉升职记》不知道鼓舞了多少人,又让多少人对职场心怀憧憬。但哪里都有阴暗面,你只看到那些高大上职场光鲜亮丽之处,却没看到隐藏在背后的黑暗龌龊是多么令人作呕。如果不能保持自身升值,那些光鲜亮丽就永远与你无关。你很可能一退再退,直到最后退无可退。等你终于想要奋起反抗,却发现工作这些年失去的不止是青春的热情,还有谋生的能力。我们看了太多郭靖张无忌之类人生处处有奇迹的例子,可能真的忘了现实中掉下悬崖更可能的结局就是个死。至于职场罗曼史,更是一个传说。因为真的没那么多黄立行一般的上司,你的上司更有可能是一个啤酒肚加秃顶的中年老男人。
毕业季,很多新鲜出炉的大学生开始投入浩瀚职场。幸运的,开始便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不幸的,还要在沉浮几年,饱尝下人间冷暖。但是,无论你是选择到企业挥斥方遒,尽情厮杀;还是选择在事业单位安稳度日,不争不抢,都请不要过早地放下武器,缴械投降。保持学习的能力,保持学习的热情,让技能永远满格。因为一旦你放下屠刀,等来的很可能不是立地成佛,而是灰飞烟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