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廉价的表扬
一位同事分享了一个这样的一个现象。每一天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学生遇到简单的问题会特别的积极,而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问题,她会选择一种很难以形容的样子——呆呆的坐在那里。老师认为这个学生好表现,只要有表现的机会就抓住,而不积极的思考。老师非常的反感学生的这种表现形式。这个问题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去看,都有道理。很难说是对的,谁是错的。
作为学生,有选择回答老师问题的权力。老师提问的问题简单,学生愿意积极的回答,博取老师的肯定。而且很多老师愿意用简单的问题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课堂活动。随着年级的增高,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面对沉闷的课堂,很多老师的选择就是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学生选择性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背后是课堂氛围不够安全。可能,学生在某一堂课上,因回答问题的答案不符合老师的要求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学生对于回答问题没有安全感,这是导致学生选择性回答问题的一个原因。还有,学生本身是一个内向的学生,或者学生本身得到老师肯定或者家长认可的机会比较少,属于一种学业上边缘化的学生。内向是一种被迫向学业低头的现象,而真实的性格是一种外向。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却没有自信心,只好抓住一切能够得到的机会。老师面对这种学生,只是简单的归为孩子的表现欲强,不踏实,却没有看到这种学生知识的欠缺,思维方式的单一,面对复杂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去思考。老师需要的是方法的引导。
作为老师,处于两难的状态,一边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课堂,一边需要学生深度的思考,这是很难满足的。学生积极回答简单的问题,逃避难度大的问题,这是一种人性的本能。这种选择背后老师的推波助澜是难逃其咎。为了完成课堂的教育教学环节,老师用廉价的表扬激励着学生。老师很喜欢用“这个问题回答的不错”、“你很棒”、“”“你很有潜力”“声音洪亮”等等,这些表扬的目的与学生的回答行为关系不大,只是老师职业的表扬语言而已。学生把老师的这种职业的表扬语言认为是老师的诚恳的评价,而且这种表扬会让学生心里有了负担。学生本来是属于一个低层次的,老师给了一个很高的评价。学生为保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总是采取回避方式。廉价的表扬让学生选择了自保。
总之,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说出真话,让学生敢于把所想表达出来,让学生敢于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学生的某个行为就是为了迎合老师的某种需求。学生选择性回答简单的问题,源于老师希望活跃的课堂气氛。老师注重了课堂的气氛,忽略了学生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