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孟子的主张为何在战国得不到重用?

孟子的主张为何在战国得不到重用?

作者: 西瓜汁和柠檬茶 | 来源:发表于2021-05-24 16:46 被阅读0次

纵观历史,百家争鸣,百家齐放。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代表不同派别的流派学家。

在这个动荡不安,战国四起的大陆,弱肉强食。只有强者才能够活下去,当然了百家争鸣的高潮,在稷下学宫尤为激烈。

各流派的代表人穷出不断,孟轲,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他在孔子仁爱基础上,提出了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当然了,我今天要说的就是孟子为何穷极一生都不能得到其他国君的重用?

很显然,孟轲生不逢时,他出生在一个战国四起的国家,各国的国君只想通过强大的武器来增强国家的实力,他们对于孟轲提出来的仁政,仁者爱人的思想觉得很荒谬,要让君主以民为天的思想更是得不到支持。

在局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没有任何一个君主会想利用孟轲的思想来稳固国家,成效太慢了。

孟轲一生起伏不定,在到了齐国的时候,齐宣王对他是赏识的,但是他提出来的仁政,根本不会得到齐宣王的同意。

反而是兵家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思想,比起孟轲的儒家思想更要实用多了。

在这里,我个人觉得,儒家思想适合在国家局势一切稳定情况下来进行和实施。

比如中国的现代社会,是遵循儒家的思想,以民为天。以百姓为己任。

儒家的思想不适用在硝烟四起,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

孟子穷极一生都没得到重用,并不是他的思想和抱负没有用处。只不过是生不逢时。

一句生不逢时,让我想到了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他出生的时候清朝就走向了衰落,年仅三岁被迫无奈登基,后面又经历了被“软禁”和被操纵做一个傀儡皇帝的事情,再后来被关进了战犯管理所。从管理所出来,他开始学习去做一个普通人。

孟子的报负虽然没能在他的朝代被赏识他的国君实施,但是他的思想,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后代。

他和他的学生著作的《论语》就影响了很多人。

有时候,一句生不逢时,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错误。但是时间,会见证一个人的成长。

相关文章

  • 孟子的主张为何在战国得不到重用?

    纵观历史,百家争鸣,百家齐放。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代表不同派别的流派学家。 在这个动荡不安,战国四起的...

  • 一起读《孟子》:为什么孟子只谈仁义(魏记01)

    因为得不到齐威王重用,孟子离开齐国,辗转经过宋、腾两个小国,来到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 魏国处在秦国、齐国、赵国、楚...

  • 《史记》(三)——孟子荀卿列传•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驺人,曾拜子思为师。学成之后,游说诸侯。孟子的言论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因此不能受到诸侯的重用。孟子就...

  • 人性善恶

    对人性的探讨是战国时期哲学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其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孟子为代表的人性善主张,在孟子看来,...

  • 常识:跬步集25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为我们留下极为丰富的文化思想遗产。比如①在强调君权的社会中,孟子却主张民贵君轻,他为什么如...

  • 她的不反抗,终于让他拿起了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代儒家宗师孟子和儒家思想的经典代表人物荀子,就在“人性”上有所分歧,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则...

  • 星耀小学亲子共成长一一一一一一寒假共读      五年四班宋佳

    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他因为在卫国得不到重用,就来到了秦国。在秦国商鞅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商鞅进行...

  • 致为臣而归章-辞万钟《孟子大义考》

    本章言孟子志行仁政之气节。宣王虽然礼聘孟子为客卿,但并不打算重用孟子施行仁政,孟子不过是宣王彰显自己爱才的一块招牌...

  • 《孟子》(战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 孟子——为君之道

    《孟子》,“四书”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所住,书中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行。 孟子在书中用很多的笔墨来写其对为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的主张为何在战国得不到重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gx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