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
白色小鸟落在山长肩头,山长便从鸟腿上取下一个东西,抽出一块浅黄色的小薄布卷,展开一抖,居然有一本书大小,上面写满字,冯特能认识的字却不到一半。
山长看完,朝木台子上一个正玩翻筋斗的小孩儿叫道:“虎子!虎子!看谁来了——”
几个六、七岁的小孩儿一看山长肩头的小白鸟,跳下台,呼唤着:
“白白——”
“白白——”
便一窝蜂似的跑过来,小白鸟也朝他们飞迎过去,落在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肩头。“咕咕、咕咕”地叫。
山长把布片一捻,又分出一片,递给虎子:“虎子,你爹给家里的来信,快拿回去给你娘看看。”
这片布上的文字更怪异,冯特一个也认不出来。
孩子接过布装进衣袋,朝山长抱了一个拳,叫了声爷爷,就带着白白跑出山场,几个小孩子也一起跟着跑出去,身后,老山长喊道:“慢点儿跑。”
小孩子们清脆地应道:“知道了——”
老虎鞋敲击着石板路,发出一阵“咚咚咚”的跑步声,声音渐渐远去……
山长又读了一遍布上的字,面容呈现喜悦,念叨道:“这下好,该上美差了。”
戏已散,阿牛等人开始拆戏台上的背景,李寺被冯特一家邀走了。
山长回到住处,打开书箱,从底层取出一本厚厚的纸质书,小心翼翼地翻开发黄的书页。
这是一本古版线装书,内配图画,文字却很怪异……
三天后,山长便带领村里的青壮年兵分两路,一路为快活城采石,另一路修补道路。
青壮年妇女则负责做饭送饭,儿童却分别在山场的各个石厅堂里,被几个老人看护起来。
冯特李寺他们初来乍到,对山里环境不熟,因为也想做点儿事,山长便让他们打打杂。
没几天,冯特他们就熟悉了山里的环境,还认识了不少山里人。
山里给李寺也找了个石屋,离冯特的屋子不远。两个人因为有更多共同语言,所以李寺常常呆在冯特的屋子里。
没过多久,冯特和李寺就混成了地地道道的山里人,他们原本白皙的皮肤被晒成麦色,曾经白嫩的臂膀渐渐长出结实发亮的肌块,说话声音洪亮,显得中气十足,眉毛也变浓密了,手劲也变大了,不可思议的是,视力也变强了,呈现在他们眼前的世界越来越清晰美好。
但他们原来的衣服没几天就开裂了,惹得几个小山妹捂嘴偷笑。很快,就有大嫂送来自己亲手缝制的衣物给他们。他们换上山衣,耐脏耐磨不开线,上树爬山得心应手。
冯特的爸爸妈妈也很开心,他爸爸聪明好学,跟山匠学会好多匠活,他妈妈也跟山妇们一起,学会好多东西。
但冯特发现,李寺似乎有点心事。
李寺确实有点儿心事,他挂念着汪午,尤其是心情愉悦的时候,更加挂念汪午——如果汪午也能住进大山多好!
一想到当初自己只顾逃离快活城,与汪午不辞而别,李寺就感觉歉疚,也不知汪午过得怎样,尤其是汪遛,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就已经吃了十几年的药。
快活城里,也就是汪午跟他近距离相处过,推心置腹过……
他多希望他们父子也能来到这个美好新奇的世界!而且,他已经知道,各种药物依赖可以凭山里一个老人煮的草药汤逐日戒掉!冯特的父母就是这样戒掉的。
可惜李寺回不去快活城,更无法知道汪午父子的现状……
这些天,阿牛他们吃住都在山上的大石殿里。
大石殿由历代采石人开凿而出,入口是一个粗糙古朴,草树掩映的普通石洞口,越往里越宽阔整齐,地势也越高,循石梯而上,可入大殿,大殿明亮宽廠,大方石柱排列整齐,大殿深处有先人遗留下来的简易灶石台和大铜锅,也堆有遗留和新劈的干柴,门里还有一个山泉渗漏出来正对着的一个人工开凿的小水池,水池旁凿有水槽,不断延伸至大殿的尽头,阿牛他们将殿外石墙上丛生的陈年干草一路割过来当铺盖。走出殿门,与大殿相隔五米通道的石墙高与肩齐,乃就石崖壁而凿,隔墙远眺,山中美景尽收眼底。自石墙向下俯瞰,每隔几米便有一条凹于别处的光滑宽大的斜滑道直通山底……
一排大殿,长约数百米,据说这些大殿经测量入口处开凿龄高达数万年之久,一路测下来,从几千年到几百年不等,已经可以容纳数万人。
此时,阿牛他们已经在开凿新的殿堂——其实是凿取石材。
这样取石,可谓是一举两得,既得了石材,又开了石殿,不但不破坏山体,还能使大山里长出一个个宽阔古朴的殿堂。
(五十七)
一个月前,快活城这边的山工们造临时住所挖填土时挖出很多打碎的旧石料,碎石料杂乱无章地分布在填土中。工长让把所有的废石料从填土中分离出来,堆做一堆。
其中一块残破的黑石吸引了工长的目光,内行人都看得出,这是一块不结实的石头,根本不适合做建筑材料,但黑石残留的打磨痕迹证明,它曾是建筑物的一部分。
它在建筑中能起什么作用?
工长沉思片刻后,通知所有人,看见这种残石一定收集起来交给他。
现在,填土已挖完,废石料堆成一座小山,黑色残石也收集完毕,他将黑石一块一块拿在手中审视着,这种石头质脆而坚硬,断口如凝沙……
这时,白白回来了,落在他肩头,他抖开薄布读罢,一拍大腿道:“果然如此!”
他兴奋地告诉大家,清理完地宫,就去拉石料,选个吉日,正式开工!
大家个个兴奋无比,干劲更大了。
很快,千年老塔的残留建筑——下半截地宫被清理干净。
这半截地宫坐落在数米深处,经过测量,他们发现地宫竟与快活城的一个地下山体紧密结合,也不知千年前快活城的风水先生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半截地宫就在眼前,工长顺着残梯进入地宫。
地宫是八角形的,由十几层石料砌成,残墙高达二米,有七个大石室,一个大石殿,每个石室有两个小侧间,每一个石室都有一个朝向石殿的门,地宫石梯入口也占据了一个石室,也有两个小侧间,石梯侧由颜色朴素的石材拼出抽象的山水画,室门左右墙体下六层由两种颜色的石材杂叠,左右却不对称,令艺术审美严苛的工长看了不由摇头叹息。
工长一个石室一个石室查看,发现每一个石室的墙,最下面六层都由一深一浅两种颜色的石材砌成,都排列无序,大概是地宫不需要过于讲究,没必要按颜色筑出一个花样来吧……工长很快摁住自己的强迫症,不去思考石材的颜色如何搭配才能更显美观。他还得继续寻找他需要寻找的内容。
他发现石室外墙内壁下六层,都刻有三道凹槽,分为四等份,小侧间的墙上各一道凹槽,分为两份,入口左右的石墙则用颜色朴素的石材各砌出一幅抽象山水画。
工长仔细查看完每一个石室,每一块石头,却根本没有发现山长信上所说的任何卦图,甚至连一个刻字也没有!根本找不到所谓的中孚卦,他要找寻的卦象在哪里?
他毫无头绪,走出石室,又查看了一遍石殿,除了殿壁上被砸去的石雕留下的残痕,他仍是一无所获。
大殿中,有八个石台,都是八角形的。
石台也由深浅两种颜色的石头合砌,只是石头不大,工长围着石台看了一圈儿,没有一丝卦图的影子,唯有地面中心位置,有个一深一浅两种颜色合刻拼出的阴阳图,而阴阳图周围,也没有任何卦象。
工长久久凝视着这个毫不起眼的阴阳图,像一个雕塑一样,一动不动。
他一会儿闭紧双目,久不睁开;一会儿二目半睁,不肯眨眼。
眼前的阴阳图中,两条阴鱼阳鱼似乎在游动追逐,连对面八角石台砌的石头也开始浮动起来……
忽然,他打了个响指,笑道:“原来如此!”
便又撒腿跑回石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