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河南栾川县一33岁男子路遇20年前老师,因之前被老师踹头体罚过,因此拦住老师掌掴数下,并自行录了视频,后不晓得怎么上传到网上,引发广泛讨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7645/0c4072e65ca28269.gif)
自视频传播开来,引来网上一片热议。这回意见没有一边倒,倒有些针尖对麦芒,并且发言很勇跃,有许多网友还倾诉了自己的“悲惨”遭遇。
大家对同一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这非常正常,毕竟原生家庭、教育背景丶个人经历等等不相同。这件事只所以热议许久讨论热烈,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切近生活,谁没当过学生嘛,谁又没挨过老师批嘛,于是忍不住会发表意见。
现在言论自由,自媒体传播又很方便,无论赞成或反对,可以分分钟实现。在最终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我们知悉的事实很有限,也不便下定结论。
我第一次看视频时非常愤慨,怎么年轻人打老年人?学生打老师?因为我本人反对暴力,自然对施暴者天然愤怒。我本人也崇尚尊师重教,这一记记耳光,也动摇着我的三观基石。
乍一听消息,就站队表明主场,实际上是预设立场。正如有人一听到车撞人了,先寻思车方有什么不是,司机开得太快,还是疲劳驾驶,如果再听说是女司机,更倾向于相信紧张中把刹车当油门踩了。
我起先站在受害者一边,是预设立场。乍一听学生打了老师,直言打得好,也是预设立场。只是立场不一样而已。
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毕业,我还算比较幸运吧,虽然上中小学的八九十年代,农村学校老师体罚学生是普遍现象。我能记起的有两次,一是小学一年级应迟到被老师用竹竿轻打过手,二是因跟同学摔跤被校长撞见而被罚站。我目睹过老师体罚其它同学,用细竹竿抽得他跳得老高哇哇大叫,所以一直认为老师处罚的都是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喜欢听话学习好的学生。
文章看得多了,好奇心促使我关注叫好的意见,有些网友还挺细致,讲述童年自已的亲身遭遇,我也心生同情。这是因为他用实例证明了童年受老师体罚而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痛记忆。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待以前的体罚,自然很难接受,要是在当时肯定以为正常,毕竟人的认知在不断升级。
勾起了有同样遭遇的网友痛苦回忆,常某打回去的作法又似乎替自己出了口气,仿佛打的不仅是他的老师,而是体罚过自己的老师,自然有心理满足感,不由得叫打得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7645/4c3260e07cdc4a52.png)
武林不是有一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么,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么?这下你看,报应来了,真解气呀!
这种情况,有情可原。
勾起相似的痛苦回忆,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象我这种上学时间虽长,但经历不多的学生,自然“白”上了,也体验不到受虐学生的苦痛。
还有一些网友的发言,可以看出对教师的恨意,却没有举出实例,更多的是对教育行业的不满。人是最能动的因素,自然怨恨广大的不特定的老师来。
这种意见,可以讨论。
对教育行业不满,这是次要原因。
近些年,教师队伍里确实报出些恶劣事件,如揋亵学生,颠覆了心理底层秩序,让大家极为不满。遇到学生打老师的事件,觉得老师该打,因为在他的认知里,教师都被贴上了恶劣的标签,打恶人有什么不对呢。大家都会归纳法,甲地一位教师没师德,乙地一位教师缺师德,丙地一位教师极恶劣,于是得出结论,各地教师都不是好东西,以偏盖全却不自知,一提起某某是老师,就以为缺师德。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7645/ee8f955dd891a1ec.png)
还有一些网友,除了情绪发泄和骂人,意见毫无建设性。
凭个人感觉站队,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盲信因果报应,这是次次要原因。
这种意见,无需理会。
当然,我们常常多少会有些偏见,总是倾向于看得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同时忽视自己不认同的事情。
支持打回去的网友总为称打得好的观点点赞,为打人者开脱或辩护。相反,支持严惩者总为不该打的观点点赞,同时抨击为打者叫好的网友。甚至支持打人者与支持严惩者互喷!
当然,一片混战中难分伯仲,到底是何方民意占优?
网友“三水三心”在文章之后附带了投票,结果认为打人正确者占24%,认为打人不正确者占67%,当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实验数据,但如此悬殊的比例,大家都能看出民意站在了反对打人的这一边。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7645/b18d5c68119628b5.png)
不得不说,这是百姓对建设法制社会的觉醒和期盼,更多的人是反对施暴,反对以暴制暴,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