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黄河解冻了,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但先生却未等到来年河开河奔。然而,他的落霞三部曲还为我们揭示着帝王,帝业,王朝的神秘,解放这人们内心的封建,故步自封……
07年进入大学有幸接触到《康熙大帝》这本书。记得是舍友在狗市淘的的盗版书。书很大很厚像一个小枕头。书内页纸质不行,但印刷尚可。不过,他很珍惜,一直放在枕边直到大四还完好无损。这位仁兄好小说,逃课坐在床上背上靠个枕头。四年来看书无数,枕头至少用了四个。我们也跟着沾光,我只看了大概。由于几乎看完了同名电视剧,在卧谈会上说上两句。不过,和原著相差甚远。现在已经忘的差不多,只能借助度娘来回忆一番。可是想过来也是,看书时间久了忘了是不是没有用。此言差矣,正如吃饭吃了那么多我们也忘记某年某月某日吃的什么?但是长了身体,强了自己体魄。
在二月河的这部《康熙大帝》中,他用了“大帝”来称呼康熙,而非“皇帝”,这就说明了在他的心中,康熙的分量却非雍正,乾隆所能比拟的了。据说当年先生把初稿交给姚雪垠先生时被大批一顿,直到后来还是各执一词。可是,话又说回来。和康熙匹配的也只有“大帝”这两个字。康熙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少有的全能皇帝。在他的统治下的中国,疆域无比的辽阔,生产力也达到了封建王朝的巅峰。为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康雍乾盛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先生的文凭却遭到很多历史学家的攻击,还有的人说他是在为封建帝王搞崇拜主义,哪有怎样?千千万万的读者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清穿系列至今还在引用先生的精彩。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不该认为人家是满人,就鄙视人家。虽然,清初对汉人不好。晚清又割地又赔款(有些满人还想着退回关内,过他们满人的日子)。可是想想这个落后的民族在两百多年间进步了多少?要知道在努尔哈赤时候还在流行殉葬。而汉人在西汉时就废除。只能说那是历史,世事。怪不得人家。用流行的语言叫历史必然性。
这部书成功的塑造许多耳熟能详的角色,比如:伍次友,苏麻喇姑,魏东亭,鳌拜,周培公,明珠,索额图等等。至今忆来,还记忆犹新。每每看头条时,遇到了还看看,重温一下那个英雄辈出的气概和心中的英雄梦。尤其是战争时的运筹帷幄,燃起了我内心的男儿热血。又想起了《大秦帝国》这本巨著,因为网上有人把先生和孙皓晖相比,还有和莫言比。还有这种叫法——南金庸北二月河。无论如何,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精彩。虽说盖棺定论,但这样就没有必要了。
来年的二月的河解冻了一定浩浩汤汤,每年的二月河都会奔流不息……


网友评论